黄天佑副理事长代表课题组对《规划》做了详细阐述,评审专家组组长柳百成院士组织与会专家进行了研讨,并形成评审意见。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本《规划》符合当前我国铸造行业实际情况,其中关于铸造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与创新、落后产能淘汰、产业集群建设、“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资源循环再利用、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关键问题和若干政策建议,内容全面、观点正确,既有翔实的数据分析,又有宏观的定性结论,可为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制定、实施铸造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专家对《规划》的修改完善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
“四项”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了我国铸造行业“十二五”要达到的四项目标:一是在经济规模上,2015年铸件总产量达5000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达7500亿元以上;铸造企业数量将从3万家减少到2万家左右,到2020年减少到1万家左右,最终企业数量保持在1万家左右;企业平均规模将从每家1200吨增加到每家2500吨,到2020年增至约每家5000吨。
二是在铸造合金种类上,2015年球墨铸铁铸件所占比例达35%以上,有色合金铸件所占比例增加到20%左右。
三是在技术进步、自主创新方面,解决大型及关键设备零部件的铸造技术,实现国产化率95%以上,如大型水电、火电、风电、核电以及船舶等设备的关键铸件;实现轨道车辆、汽车和3C产品铝、镁合金等大型、复杂、高精度铸件的批量生产;加快推进铸造产业集群(铸造工业园)建设,实施“百千万工程”,着力打造铸造综合百强骨干龙头企业,扶植培育千家“专、特、精、新”优势企业,力争用10年时间将我国铸造企业数量控制在1万家以内。
四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大幅度降低铸造能源消耗,30%企业达到发达工业化国家水平;铸造企业的废物、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在“十一五”基础上,节能减排目标达到能耗降低10%,排污降低15%。
“五大”发展战略
《规划》明确提出了精品战略、绿色铸造战略、结构优化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战略“五大”发展战略。其中精品战略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真正把铸件质量摆在首位,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以提高铸造技术水平,把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高质量铸件,尤其是国家急需的关键铸件,作为战略目标。
提出坚持绿色铸造战略,从节约资源方面要做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减少铸件废品、提高铸件质量、减少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改善车间内的劳动条件、配置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具、减少对企业周边环境的有害物质排放;制定绿色铸造企业的行业标准,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结构优化战略中提出,一是要进行行业结构调整,要重点在保增长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支持铸造骨干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专、特、精、新”专业化生产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在抓紧进行行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各铸造企业要做好企业内部的产品结构调整,以适应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实施“我国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使铸造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要遵循新型工业化发展原则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按市场经济规律和政策导向,对已具备产业集群雏形的产业集聚区和已建立的产业集群,要加强培育,坚持标准,按产业集群模式运作,培育各种产业集群的样板,总结经验,进行推广,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规划》指出,未来铸造技术的发展重点是向大型化、轻量化、精确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及清洁化的方向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我国铸造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和先进铸造技术的推广力度。
“八大”发展任务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发展期间,铸造行业的八项主要发展任务: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完善铸造行业准入制度,开展实施“百千万工程”,加速推进铸造产业集群建设。二是重点研究与推广先进铸造技术,优先发展铸造行业重大技术装备。三是加强基础能力和自主创新建设。四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五是认真做好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六是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开展。七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八是努力推动铸造领域双边及多边国际交流与合作。
贾成炳理事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对于铸造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关键时期。《规划》编制本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精神,加快促进铸造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引领行业自主创新,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十二五”时期,要抓住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大好时机,抓住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把握好发展方向,在全行业形成共识,明确目标,形成合力,使我国铸造业向实现世界铸造强国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