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5年天津汽车厂的独立车间到1995年天津汽车集团的模具中心,再到2003年改制变为民营企业,随后2010年实现上市,如今的天汽模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一流模具制造企业。
当下,在国际金融环境不景气、国内汽车行业爆发增长期已过的背景下,天汽模将如何继续前行,又将有何应对措施?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组织的“走进上市公司”活动中,一行人就公司的经营规划、海外发展等问题与董事长及高管进行了深入交流。
受益车型多元化
据悉,早期的模具厂都是为汽车主机厂配套自产自用,在2005年以后模具产业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
目前很多大的汽车厂仍有自己的模具厂,但考虑到闲置时的维护成本,规模都较小,基本都是以研发为目的保留的。在国际上,大规模的模具厂都是市场化的。
据介绍,实际上汽车产量跟模具生产企业的效益关系不大。比如一款老桑塔纳生产200万辆,和一款只生产了几万辆的小众车型对天汽模来说是一样的,都是一套模具一个产品。
天汽模董事长常世平表示,模具行业对人的经验要求特别高,它不光是资源密集型的重资产产业,也算是人才密集型产业。作为单件生产的模具与其他批量生产的产品不同,每一个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要求负责每一个工具每一个环节的工人要凭经验动脑子去实施。所以模具行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比较缓慢,包括人才的成熟、经验的积累,这也是该行业门槛较高的原因。
虽然在管理及检测上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但由于一个车型只配一套模具,这样模具生产就没办法做到完全的自动化、智能化。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模具企业,随着市场的扩张成本压力增大,人力成本过高支撑不了研发需要,比如在中国3~4亿元人民币就能研发出来的模具,国外可能要3~4亿美元。
常世平表示,全球汽车模具市场也要向着能更加适合其发展的地域移动。随着近10年来中国汽车需求的上升,世界都在向中国转移。但由于海外汽车厂商在中国市场投入的车型越来越多,加上自主品牌推出的车型也日新月异,虽然中国的汽车产销进入了平稳增长期,但是汽车品种的数量仍是大幅增长的,直接拉动了模具业务的增长,也给天汽模带来了新的机遇。
低成本海外扩张
全球汽车厂商为降低成本将汽车模具采购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越发明显,这对天汽模来说无疑是实现海外扩张的大好机会。
今年上半年天汽模斥资180万欧元,在德国投资设立子公司天汽模欧洲模具有限公司(ETQM),并以此为主体洽购德国知名模具企业GIW。对于天汽模而言,此次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天汽模将建立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即由ETQM负责承接海外的订单、模具设计、调试及售后服务。模具关键设计外的技术工作和全部的制造环节则由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工厂完成。
天汽模起步是靠国内民族品牌的需求,但是真正让公司发展壮大的,实际上是国际业务这一块。从2004年、2005年开发国际市场后,近年来出口一直占公司模具收入的40%~50%。
常世平表示,国际化是必然要走的一步。他认为,布局全球统一的市场,既方便模具的营销,又能满足国外客户的
售后服务。而选择收购德国的公司,重点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顶级的技术,这对公司走向国际化之路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常世平强调,接手德国公司后必须要改变原有的运营模式和经营方式,否则还会走上高成本导致亏损的老路。未来公司也会考虑两边结合的生产方式,但这还需要过程。公司预计ETQM年底可实现利润,目前已经陆续接到订单。
关于是否会跨领域进行投资,常世平坦言,目前不大可能,但会考虑纵向发展。比如公司目前的冲压业务,将来会考虑做一些装焊夹具和白车身。因为模具产业链比较短,平行来做是必然趋势。
此外,记者了解到,天汽模也在密切关注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契合机会,但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