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模具业快车道 十大合作商机引人瞩目

2011-01-18 10:25:34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全球模具业快车道 十大合作商机引人瞩目。
 1、2011年美国模具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美国模具制造商协会近日就行业运营概况对其成员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整个行业逐渐向乐观层面发展。56%受访者表示其运营状况向好,上升了3%,15%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三个月内其经营状况颇佳,20%的受访者表示经营状况一般。此外,该协会还对2011年行业前景预测进行了调查,对2011年第一季度整体保持乐观;其中预计业务有大幅增加的成员占6%,与2010年秋季统计数据持平;预测2011年第一季度业务保持平稳增长的成员从秋季调查的35%增长至42%;预测业务增长量保持不变的成员比例从44%下降到40%。预测一季度业务增长量会有所减少的成员比例从15%下降至11%;只有1%的受访者预测业务会大幅下滑。总体而言,受访者都表示2011年的经营状况得到大幅改善,比过去十年都要乐观。

    2、中德模具技术合作助力宁波模具业发展

    正在由中低档向中高档“爬坡”的宁波模具业将得到模具发达国家德国的帮助。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德国是世界模具强国之一,是全球最重要的模具供应国之一。德国国际企业家商会秘书长邓宇伯了解到宁波制造业发达,民营企业众多且机制灵活,宁波与周边的上海、杭州、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距离较近,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同时,宁波模具业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对外寻求技术合作的愿望也很强烈。这些都为德国企业实施产业转移提供了合作基础。与宁波相似,德国的制造业也很发达,目前正需要转移产业。

    德国国际企业家商会随同德国政府前来宁波考察时,推出了“中欧战略合作伙伴行动计划”,表达了愿意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愿望。德国国际企业家商会秘书长表示,德国模具工人的年产值是30万欧元,而中国仅为1万欧元,差距较大,通过技术培训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希望能够帮助宁波模具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效率。同时,通过引进德国企业参与宁波和中国的展会,进一步使德国模具企业了解中国企业的技术状况和市场需求,推动宁波和德国模具业开展深入合作。

    德国国际企业家商会和宁波市模具企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采用技术培训、技术引进和展会合作三大途径,实现中德模具业合作。如果合作顺利,将推动宁波模具以及相关产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根据双方协议,宁波和德国模具业将首先在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先进模具制造设备和软件的引进、展会合作等方面展开合作,德国国际企业家商会将在宁波设立专门的联络处协助协议的落实和开展。

    3、中澳模具市场合作前景向好

    近年来澳大利亚经济发展较快,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增长势头。据国际模协常务秘书长罗百辉介绍,澳大利亚模具协会、阿德莱德模协、墨尔本模协都对中国模具市场和制造企业寄予很大希望,这将为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模具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澳大利亚模具制造业,尤其是冲压模具的制造能力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急需从国外进口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和能力,而中国模具业在这方面恰好有较大的优势,市场前景看好。具体分析如下:中国冲压模具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高于澳大利亚。目前国内四大汽车冲模企业拥有数控铣床56台,其中大型的35台,高速铣5台(其中主轴转数20000转/分2台)。拥有计算机工作站143台,配备各种软件200套,还有成型分析软件和逆向工程软件8套。大型坐标测量机5台,调试压机30台(1600吨、1400吨、1300吨、800吨、600吨),研配压机16台,吊车多为30吨和15吨,这些远远超过澳大利亚装备水平。

 中国有完整的冲模设计制造技术人员和编程人员,有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人,钳工装配和模具调试人员。中国的劳动工资水平低于澳洲,目前已具备制造轿车冲压模具能力,企业生产能力多在年制造200套至400套大中型冲压模具,而且企业设备负荷不高,完全有能力为澳大利亚制造模具。

    澳大利亚汽车模具设计制造所用的软件多为ug、pro-e、catia和euclid,与中国模具企业用的软件基本相同,可以共享,cae分析软件和模拟成型分析软件都有相似之处。这为我们开展中外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日资汽车模具落户唐山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

    近日,日本丰和锻工株式会社与株式会社近藤工作所在开平区合资建设年产110套模具项目通过唐山市发改委核准,成功落户唐山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该项目总投资800万人民币,注册资本560万人民币,现有400平方米车间,购置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等主要设备23台(套),年设计生产锻造用模具100套,其他模具10套。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80万元,利税183.78万元。

    这是继住友重机减速机、住友建机挖掘机、丰石锻造、日皮胶原蛋白以及海宝树脂工程机械动作控制箱项目以来第六个成功落户该区的日资项目,也是该区引进的首个汽车模具制造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主要为配件行业提供高品质锻造用模具,同时填补了该区汽车模具产业空白,为促进该区汽车配件制造产业聚集奠定了基础。

    5、大连模具工业园30%模具进入日本欧美市场

    1月6日,伊势精密金属大连有限公司在大连模具工业园正式投产,这也是日本伊势钢材株式会社在大连投资的3家企业中唯一的一家独资企业。据介绍,伊势精密金属大连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41号地,总投资500万美元,新工厂全套引入从计划研发到品质管理,及从铸造生产到机械加工为一体的先进生产线,生产以不锈钢为主的精密铸造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器产业、汽车产业以及工业和民用阀门等领域,预计初期年销售额达1000万美元,达产后将达2000万美元。#p#分页标题#e#

    大连开发区在国家发展模具工业的产业政策指导下,积极推动模具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零部件配套能力,产业集聚效应日渐增强。据国际模协负责人罗百辉了解,大连模具工业园模具企业目前已超过100家。这些企业不仅为大连及东北地区的家电、汽车、电子工业配套生产,更有30%的模具打入日本及欧美市场。

    6、黄岩模具产业链延伸发力打造金字招牌

    黄岩模具产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86年,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杨铿来黄考察时,誉称黄岩为“模具之乡”。2006年初,中国模协曹延安秘书长在“黄岩模具行业有关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模具是供给制品产业的,可以使相关工业的效益比自身增加约一百倍,黄岩模具的发展,不光是带动了自己塑料行业的发展,而且向全国各地方提供模具,实际上是支持了全国相关行业的发展。2006年3月18日,黄岩区政府和国家发改委、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黄岩模具产业升级为示范基地,推动模具业开始走向高端。

 随着台州形成“全国四大摩托车板块之一”,“全国最大的摩托车及配件生产出口基地”,黄岩模具业达到了一个高峰。借助模具产业链的延伸,各上下游产业和相关辅助产业聚合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了专业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业附加值得到相应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黄岩模具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产品种类丰富、产业配套完备、技工队伍庞大、产业链延伸度高等特点。其中塑模约占总量的85%,所涉及的产品领域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模具的质量和档次高,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有着较高的影响力。

    按照黄岩区模具产业发展的5年规划,到2015年,模具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00亿元;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10家以上;“黄岩模具”将成为国内大型塑料模具领域第一品牌。黄岩模具发力打造金字招牌,立足站在金字塔尖上,成为台州制造业的“放大镜”。

    7、泉州发力机床模具集群装备制造打造千亿产业

    目前,泉州装备制造业包揽全省仅有的两个省级重点产业基地,并初步形成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纺织机械、制鞋机械、机床、模具以及水暖、轴承等特色子集群。

    “十二五”期间,泉州力争培育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其中装备制造业便是千亿产业集群之一。重点突出整合做大造船、汽车、轨道交通、航空零部件、工程机械、轻纺机械等成套装备。作为泉州装备制造业的重头项目,轨道客车去年完成投资978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9.7%;2011年将力争在5月1日前全面进入主体施工建设,力争年底基本完成一期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和试生产。

    8、仕泰隆电子模具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第一波区域

    淮安仕泰隆电子模具产业园位于淮安经济开发区南马厂大道,距离富士康、达方电子2公里,西临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北连空港产业园。紧邻京沪高速出口和新长铁路复线,至淮安国际机场15分钟车程。产业园规划建设电子模具研发大楼、模具生产区、电子产品生产区、机械加工区、生活配套区,面向全球相关品牌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隆重招商。

    淮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之间,是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以淮安为中心,100公里半径可辐射人口2000万,150公里半径可辐射人口3000万。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适合于原材料和产品大进大出,能较快地向全国辐射延伸,具有广泛的商机和极大的市场空间。淮安经济开发区紧临淮安市主城区东侧,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公路方面,在淮安通过的京沪、宁淮、徐淮盐、宁宿徐、宁连等5条高速公路有三条在区内交汇。铁路方面,新长铁路纵贯全境,直达北京、青岛、哈尔滨、成都等大中城市。水路方面,京杭大运河等多条流域性航道穿境而过,沿运河的港口年吞吐量达1300万吨,水路直达上海港、南京港、镇江港、连云港港。空运方面,淮安国际机场2010年10月1号正式通航。随着淮安机场的兴建,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不断拓展,以及现有航道的升级改造,淮安的“地利”优势,将更加凸显。目前,长三角内的产业和资本正呈现出由南向北渐次推进的态势,已经成为承接沪宁杭大都市圈和大经济圈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第一波区域。

    淮安的地价、劳动力价格、电价、水价以及各种费用相对较低。人才用工方面,淮安现有6所高校、19所中专学校、18所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1万余人,年培养各类专业人才4万多人,可提供充足的产业工人和服务业人力资源,工资只有发达地区的一半左右。水电汽方面,全市发电总量210万千瓦,电力充裕。区内日供水能力达20万吨,饮用水达标率为100%,市区6处热源点每小时供应900吨蒸汽。这些都为外来客商提供了优越的发展平台、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完全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各类要素资源。

9、百亿科技资金撬动东莞制造产业升级

    2005年,东莞市委市政府以超前的眼光和气派,大手笔投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采取政府出资、高校技术入股的方式,共投入14.5亿元建立了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国家散裂中子源项目暨国家实验室等10个公共创新平台。同时,通过采取市镇两级财政资助的方式,支持市内龙头科技企业与相关院校合作,组建了太阳能技术研究院等11个行业性创新平台。

    2006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了科技东莞工程,希望通过财政手段,激发东莞企业技术升级热情,从而推动各项产业转型升级。5年耕耘,“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国家‘十城万盏’试点城市”、“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和“广东省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市”等一系列荣誉花落东莞。

    据悉,东莞在LED、太阳能、新材料、模具、高端电子信息、动漫等产业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大、产业集中度高、持续创新能力强、整体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目前,东莞已形成15个专业镇、7个市级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以及3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和8个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其中7个被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p#分页标题#e#

    东莞正加快制定、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培育发展LED、电动汽车、新材料、模具、高端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等产业。根据东莞市委市政府的计划,从2011年开始,“科技东莞”工程将每年投入20亿元,5年内达到100亿元。

    10、莞韶产业园将带动机械装备业产值超百亿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莞韶产业园”)是在整合市区范围内工业园区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规划有浈江片区、沐溪—阳山片区、甘棠—乌泥角片区和曲江片区四大片区。

    韶关的机械装备产业起步较早,辉煌时期全市的机床拥有量仅次于广州和佛山,排全省第三位。经过多年的发展,韶关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改装汽车、汽车零部件、铸锻模具等为主导产品的模具及相关装备工业骨干企业。据国际模协负责人罗百辉介绍,韶关市列入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的先进制造业有大型高端铸锻件(韶关)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高端液压油缸制造基地技改项目、大型低水头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技术开发生产项目、韶关比亚迪汽车基地建设项目、乘用车配套轮毂轴承单位研发与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总投资达178.2亿元,机械装备专业产业匹配性强。

    韶关具有较强的汽车零配件生产能力。韶关目前的汽车行业企业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专业生产汽车零配件的企业: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韶关东南轴承有限公司、韶关正星车轮有限公司,主要为一些世界知名公司如美国伊顿、迪尔等公司提供零部件;第二类是韶关新宇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广东力士通股份有限公司、韶关起重机厂等改装汽车企业,具备较强的生产装配特种车能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产业链也在不断扩大。

    韶关机械装备产业雄厚,是省经贸委确定的“省市共建装备基础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其建设平台已在莞韶产业园浈江片区实施,特色产业定位为装备基础零部件制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韶关调研时指出,当前韶关发展正处在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要求韶关把提高城市和产业的集聚度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把培训和配置人力资源作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关键,闯出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路,为山区人民谋福祉,为全省其他欠发达地区作示范。莞韶产业园是韶关实现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良好载体。作为省经贸委确定的“省市共建装备基础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韶关已将该基地的建设规划在莞韶产业园浈江片区。为此,莞韶产业园积极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推动汽车零配件等专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力争将园区建设成为广东省最重要的机械装备先进制造业基地。

2009年11月10日,韶关市人民政府与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举行汽车项目投资协议签字仪式,项目总投资额达到38亿元。根据协议,比亚迪公司将在莞韶产业园投资建设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项目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70亿元,并把韶关作为未来重点战略投资区域。中国镁业集团日前也正式签约入园,投资兴办镁工业基地项目,总投资额将达到25亿元,预计建成后将达到60亿元的产值,实现年税收3亿元。

    2010年,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工作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呈现新高潮,相继启动了浈江片区二期、阳山片区和曲江片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加快征地拆迁进度,为项目用地提供保证,已完成2080亩土地的征地工作;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沐溪-阳山片区3.5公里长“三纵一横”园区道路及土石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曲江片区完成园区内路网和管网建设8公里;浈江片区省道246线园区段已竣工通车,临时供电工程方案初定,由犁市变电站拉线引入园区。截至2010年9月,园区已累计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08亿元。

    园区经济建设已进入了经济发展快车道,工业生产增幅加快。2010年1—9月,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0.84亿元,增长37.87%,占全市的10.94%;完成工业增加值13.64亿元,增长27.13%,占全市的9.3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4亿元,增长98.62%,占全市的7.96%;税收2.49亿元,增长21.93%。其中园区专业产业产值为12.22亿元,占园区内全部产业比重为20.02%;园区专业产业税收达0.81亿元,占园区内全部产业比重32.27%。

    由于比亚迪项目和中国镁业项目投资大、链条长、带动强,将有力助推韶关装备基础零部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以这两个项目为龙头的机械装备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强化莞韶产业园的发展,两个项目之和所形成的经济总量,远远超过目前园区的经济总量,带动机械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进一步强化莞韶产业园成为韶关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地位。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予以高度评价,并指出园区抓机械装备是抓对了,成效显著,大有可为。

    目前,莞韶产业园专业产业发展已获卓越成效,机械装备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2011年用钢行业需求有哪些亮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