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是“现代工业之母”,模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制造业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黄岩是浙江省著名的“模具之乡”,拥有大小模具企业2200家,占全国模具企业总数的10%,产值也占全国模具产值的10%。
“浙江制造”离不开模具。黄岩模具从业者都深知,用模具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所以模具又被称为利润“放大器”。据黄岩模具协会会长陶永华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模具可放大其他相关工业利润的比例约为1:100。
为走出产业链最低端的困境,黄岩区已经开始完善模具的产业链,并力图拥有完整的“微笑曲线”。黄岩区经贸局局长王志和说,现在黄岩模具的设计、加工、营销等整条产业链都能在本地完成。目前,当地企业共拥有数控设备5000多套,数控化率达7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从2003年到2008年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推荐的240副国家级新产品模具中,来自黄岩的有110副,其中91副达到国际水平。
然而,拥有全部的“微笑曲线”,并不代表从此可以轻松微笑。据一些企业反映,黄岩模具的部分单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企业的模具甚至可以为航天工业配套,可总体上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许多,尤其是在精度、粗糙度、寿命上等质量问题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黄岩区模具企业认为,当地模具与全球“第一梯队”尚有差距。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的模具综合水平世界最高,属于“第一梯队”;新加坡、韩国等国属于“第二梯队”。目前,我国的诸多模具已与新加坡、韩国接近,开始跻身“第二梯队”。“由于质量问题,黄岩的模具在我国国内也还只属于‘第二梯队’,因此是‘第二梯队’中的‘第二梯队’。”陶永华说。
黄岩模具协会秘书长张嘉敏透露了本地产业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就是“质量诚信联盟标准”。“本地模具企业规模大多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还有的厂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了黄岩模具的整体形象。”张嘉敏说,“‘联盟标准’是一把手术刀,可以给企业‘整容’的手术刀,它将让黄岩模具从‘第二梯队’中脱颖而出。”
据行业测算,这一标准的实施,将使黄岩塑料模具的标准件使用覆盖率提高10%,塑料模具生产废次品率降低10%,高质量的模具产品正在成为行业的“整容师”,让整个行业面貌一新。张嘉敏说,“联盟标准”的实施,将让黄岩模具行业向着又一个“高端制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