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与重庆,一个是全国闻名的“模具之乡”,一个是模具企业上千家的“汽车名城”,一个成功进行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一个本地市场份额被外地模具吞掉八成,这样的现状发人深省。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是什么造成了两地模具业如此分化?
一、质量VS数量
模具产业发展到现在,是用质量取胜还是用数量取胜是个原则性的问题。人人都能看到模具业是块大蛋糕,可是拥上去抢的结果是每个人能分到的蛋糕越来越小。
正确做法:加强研发设计
笔者从区经贸局了解到,黄岩已有数控机床5000多台,数控化率达7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而研发设计水平,更成了模具企业在比拼中缺不了的法宝。黄岩模具协会副秘书长郑匡富说,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客户的订单生产,利润最多10%。但经过提升研发设计,利润达到20%并不难。
错误做法:同质化生产
重庆很多模具企业为小作坊式加工,厂房小、人员素质不高、设备落后,处于低质量运营状态。同时,它们所生产的产品同质化严重,逐渐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且只能为本市制造业提供二次甚至是三次模具配套。
二、与企业进行配套
保时捷、奔驰、宝马、通用等知名品牌的供应商,都是黄岩模具企业长期的合作伙伴。估计,2009年重庆市制造业所需要模具约在30亿左右,而外地模具占领的市场份额则达到了70%-80%。在外地模具企业大举进攻下,重庆市上千家模具企业在本土市场分得的蛋糕仅20%左右。
按企业要求进行生产,与企业进行配套,可以说对模具企业大有好处。
三、政策扶持
黄岩设立“黄岩模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资金”。区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带动性强的公共平台搭建、人才培养、产品开发创新;凡进驻中国黄岩模具博览中心和模具新城的各类模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除在土地安置、办公场所安排等方面提供优惠外,每家一次性补助5万元。此外技术改造、人才培训等都有相应的鼓励措施。
而重庆地方政策明显不足,在培育龙头企业,支持汽车车身模具和压铸模具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据悉,重庆市已开始着手对该市模具行业发展进行规划,预期未来模具企业将走上集群发展的道路。
编后语:
当然,现在就简单地为两地模具业定下成败还为时过早,相信黄岩和重庆两地都会从过去的失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发扬优良传统。相信我国模具产业一定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