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制造业 出路在哪里

2008-07-14 10:05:14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对话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 温州是民营经济之都,温州生产了全国10%-20%的服装鞋,70%以上的剃须刀、锁具、眼镜,90%以上的打火机,温州的低压电器、五金制品、汽摩配件、陶瓷制品在国内举足轻重。温州制造业在全国乃至世界所处的重要地位非常重要。然而,面
——对话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

温州是“民营经济之都”,温州生产了全国10%-20%的服装鞋,70%以上的剃须刀、锁具、眼镜,90%以上的打火机,温州的低压电器、五金制品、汽摩配件、陶瓷制品在国内举足轻重。温州制造业在全国乃至世界所处的重要地位非常重要。然而,面对信贷紧缩、出口下降的形势,昔日“风光无限”的温州制造业需要重新考量一下自己的生存环境。

最近一段时日,各部委领导密集调研温州的举措让外界对温州出现的危机颇为担忧,更有甚者认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瓶颈。经本报记者向著名“温州模式”研究专家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求证,周会长表示目前的确出现了一定危机,但发展的瓶颈应该还不存在。温州目前有20%的中小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况,有媒体报道说温州有20%的中小企业倒闭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危机出现的双重压力

周德文,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实践活动,跟踪研究温州模式。周德文介绍,“温州现阶段的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企业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企业之间必然重新洗牌,优胜劣汰,大企业就开始兼并小企业。常态下,应该说有10%的比例不断更新是正常的,目前温州的比例相对偏高,是由于内外因素影响的结果。”

周德文表示,温州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着外部和内部双重压力。外部条件主要体现在银根紧缩、汇率变化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所带来的压力,温州本地的要素制约也同样存在,如温州土地严重供不应求,工业用地已经涨至每亩300万元左右,这迫使企业到其他地方投资建厂,如果留守温州,给企业带来了空前的成本压力;企业内部的问题主要是温州制造业素来是粗放型的,企业采取的是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策略,产品多数未能以质取胜,更无品牌效应而言。这些压力都使温州中小企业出现困境,面临危机,但这并不是“温州特色”,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区普遍濒临的尴尬,只是温州比较有代表性,人们给予的关注会更多。

贷款难的对策

目前各大银行的贷款对象仍然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贷款非常不易。针对这一现状,周德文认为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其目的就是要控制投资的热度,这对中小企业要从银行取得贷款影响比较大。目前温州的民间资本就有6000亿的规模,假设放贷10%,就是600亿资金,民间资本将给这些中小企业以支撑作用。另外,温州的私募基金和创投资本都非常活跃,这多少会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周德文呼吁,要加大金融对内开放的步伐,如成立小商人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解决中小、微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加大投融资体质改革的步伐,如开办地方债券市场的试点和产权交易市场;加快产业转型和资本转型,对温州来讲尤为重要,政府应建立创投引导基金。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创办以来,积极倡导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并直接牵头创办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来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现温州已有270多家担保公司,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周德文鼓励企业家继续发扬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坚持就是胜利。

出口加工业的应对措施

缘于美国出现次贷危机,美国企业的信用同样出现危机,这对温州以出口为主的加工企业以重大的打击。周德文介绍,这种危机已经造成很多中小企业加工费被拖欠。表面看这是美国企业的契约观念受到挑战,因为以前美国客户的契约观念很强。但这对温州加工企业而言,这使企业正常流动资金得不到保证。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美元不断贬值,汇率调整,大部分加工企业在签定合同时是有利润的,可在交付合同时就已经没有利润了,这对企业的生存造成很大冲击。

周德文认为,多次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温州人从来不惧怕困难,在全国率先发展民营经济的温州商人,经过第一次、第二次创业,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目前民间有6000亿的资本,具有抗风险的能力。另外,温州人有灵活的市场机制,能迅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多企业家采取了各种应对办法,办法一是实施温州企业“走出去”战略,把加工厂建在国外,如康奈集团在俄罗斯建立生产基地;办法二是转移阵地,欧美市场有风险,那就开发非洲以及东南亚一带的市场;个别有进口的企业还在内部的结汇时间上进行调整,与出口结汇同步,以降低企业的资金结算风险。

最后,周德文希望政府应该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加强调查研究,真实了解企业目前的生存状况,制定一些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政策,在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力促企业健康发展。迹象变成趋势惯性不可小觑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最为发达也最为活跃的地区,从今年开始,长三角地区的企业频频出现“异常”倒闭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正在从个体变成群体,从迹象变成趋势。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几乎可以说是家家自危。那些能够兑现脱身的企业,迫不及待地退出了实体经营,而那些债务链条纠扯不清的企业,往往就是一觉醒来,便发现老板已经不知去向。

企业由于经营困顿而骤然关张,在长三角乃至珠三角地区都不乏实例。这批死掉的企业中,主要是银行资金依赖度较高的企业或者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宏观调控、银根趋紧的大环境下,这些企业的“穷途末路”可以说是预料之中的,但是,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这一切还仅仅是个开始,对于制造业,特别是外向型制造企业来说,最坏的时候还在后面,按照经济运行的链条传导效应,美国消费疲软对我国进出口的外需放缓大约滞后6-9个月,即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在今年三、四季度进一步显现。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史晋川预测:“今年下半年可能会有大批中小企业非正常死亡。”

以宁波爵溪为例,这个弹丸之地曾经聚集了500多家工厂,形成了一整条的针织业产业链。这个不到32平方公里的象山县小镇为30个世界顶级品牌提供加工服务。而截至6月底,这里有100多家企业停产。这些曾经生产出“彪马”、“华伦天奴”、“耐克”等世界名牌的生产企业,现在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危机。毫无疑问,目前的中小企业需要资金来渡过难关。但在当前的形势下,银行更倾向于支持安全边际较高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较为突出。长三角地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来维持发展,这些民间贷款的利率,一般高于银行利率的4倍左右,有的甚至高出10倍。据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监测,今年5月份反映社会资金供求关系的温州民间利率超过月息的12%,是2003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由于资金缺口严重,许多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大多互相担保,债务链错综复杂。此外,小企业处境艰难,使以往依附大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链正在断裂,形成了“不生产等死,生产是快死”的两难境地。

不仅是长三角地区,可以说,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遇到了原材料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以及银根紧缩等5个方面的困难,具体表现为:产值明显回落,效益大幅下降;出口形势严峻,增速跌入低谷;资金普遍短缺,经营难以为继;生存面临危机,关停并转增多等。

值得欣慰的是,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所显现出来的民营企业的困境,已引起决策层高度关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浙江杭州、温州等地考察,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李克强的此次调研,是近期中央高层密集调研的一部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江苏、上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赴广东香港,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赴山东,对当前外贸、金融等方面发展形势表达了关注。除了中央领导之外,相关各部委如银监会、商务部调研组也多次造访温州等地。对此,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国家对于温州中小企业现状已经有充分认识,并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多部委密集调研的情况来看,国家应该会在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出台一些政策缓解中小企业压力。”

伴随着国务院和部委领导的密集调研,“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也开始了对其经济命脉所系——中小企业的“拯救”。由浙江多部门联合完成的关于中小企业现状的调查报告已报送国家发改委。报告中,浙江直言“许多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仅靠地方政府、企业本身难以解决”,呼吁国家“对现行政策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并提出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6大建议。

2008年,是中国民营经济最为难过的一年,当然,也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内忧外困让民营经济的先天缺陷集中暴发出来。这个时候,亟需外力的扶持以渡过难关,否则,一旦伤了元气,就将一蹶不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缓不过来。同时,民企经济在实体产业中的退出,势必会在以股市为主的虚拟经济中寻找机会,这无疑将更加推动流动性过剩的危害。因此,当下情况下,维持乃至提高实体经济的诱惑度,尽可能在把民营资本留在产业资本中,同样是宏观调控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三部门发出通知 食品预包装袋不得具有提携功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