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的天津乍暖还寒,而坐落于南开区黄河道445号的天津塑料研究所(下简称塑研所)内却是一片春意盎然,在所长曹常在的带领下,全所上上下下130余名员工正在为酝酿许久的企业改制和企业搬迁忙乎得热火朝天。塑研所预计今年4月底完成的股份制改革,已处于审计和评估阶段。同时,去年8月塑料研究所在泰达(津南)微电子工业区购置11689平方米的生产基地,预计今年8月正式投产。预期年销售收入到2010年将达到1亿元,到2015年达到4亿元。
面向市场坚持科技创新
“塑料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初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定员不足百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改革试点,逐年削减事业费拨款。又于2000年7月1 日整体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塑料研究所所长曹常在向记者介绍说,“2000年,当时所里情况比较困难,转制初期职工思想不稳定、厂房破旧、设备严重老化,年销售收入仅为385.7万元,资金严重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经过反复研究,研究所确立了‘坚持走科技创新道路,靠科技吃饭,以发展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走专有知识道路’的发展思路。坚持在职工中用‘企业靠职工发展,职工靠企业生存,只有企业发展了,职工才能生存,只有企业发达了,职工才能幸福’统一思想。”
“塑料研究所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将近10年的历练,承担着中国塑协副会长和医用塑料专委会理事长工作,不仅搞研发,而且与市场接轨,使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并转化为生产力,科研人员开发新品,以市场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换取资金用于企业循环发展。”塑研所书记兼副所长董秀敏这样说。
“经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的突破性研究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医用塑料的应用已遍及整个医学领域,并将越来越多地替代传统无机材料,成为医疗行业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曹常在介绍说,“中国医用塑料发展起步较晚,在缺乏原料和加工工艺的瓶颈阻碍下,以批量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的医用塑料产品为主,而高技术含量的膜式氧合器、血液净化器及各种导管、插管长期依赖于进口,价格昂贵。结合研究所的科研能力和实际情况,我们决定研发生产医用塑料制品。”
“临床应用的导管一般是不带加强衬的管腔产品。这种导管在使用中稍不注意会发生打折变形现象,导致气流、血流阻塞,轻者影响手术操作,重者危及病人生命。针对于此,天津塑料研究所研发生产了同轴包覆技术—— 将支撑物钢丝装在两层柔软的塑料之间,保证了医生操作时管体的任意赋形和随时畅通。”在塑研所会议室的陈列厅里,曹常在对所内多年来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产品如数家珍。
“在技术储备的基础上,我们目前已经投产的密闭式吸痰管,以往的吸痰管只是一根光管,容易造成痰液的溅射。密闭式吸痰管则改善这种情况,将痰液密封起来,并且可以随着呼吸机全方位旋转。”曹常在说,“近年来塑研所紧盯市场研发出的加强型气管插管、回收血器、阻隔器等产品,有力地促进了技术成果的转化,投放市场后,受到客户青睐。同时塑研所还注重对技术的储备,目前正在研发的十八项新产品中,将逐步投放市场,为塑研所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拥有领先的技术并不代表拥有市场。”曹常在说,“几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市场,开发产品,建立营销网络,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已先后建立起十几个驻外办事处和百余家代理分销商,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同时,为打开国际市场,塑研所在积极参加国际医疗器械展会的同时,研发的5种产品已完成了欧盟CE认证。”
据介绍,目前,塑料研究所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用品、呼吸麻醉、神经外科三大类73种产品300多种规格,行销国内近400家医院和200余家医疗器械经营公司,出口20多个国家,其中体外循环配套血管路国内市场占有量达到60%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要建牢现有网络,扩大网路,力争在1至2年内,实现在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建销售网点,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做好充分准备。”曹常在说。
高附加值带来高效益
一根直径5毫米内含十几个腔体的管子看似无奇,当记者得知这根成本价不足10元人民币的管子进口可以卖到1000美金时,对其附加值之高非常吃惊。曹常在告诉记者:“我们塑研所就是靠技术吃饭,我们的技术贵如黄金,这根管子正是运用了我们‘一管多腔’的技术。我们坚持走高附加值的技术路,要在国内处于稳定的领先地位,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别人的塑料按吨卖,塑料研究所的塑料按克卖。”
“我们的R&D比例多年来维持在 15%至16%,2007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研发费用占了300多万。”曹常在说,“之所以研发投入比例这么高,原因很简单,对于塑料研究所这样一个规模小、产值又不高的科研型企业来说,没有研发就没有前途,只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带来高效益和高利润。”
正如一轻集团老总林永宁对塑研所的评价那样:“塑料研究所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走在医用塑料的全世界前列。如何能够走在医用塑料前列?靠的是信息灵,有一批科技专家,可以紧盯国际的潮流、参加国际竞争,进入国际市场,舍得在技术进步上投资。”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塑料研究所完成项目160余项,获国家、部、市级科研成果70余项,荣获各种市部级以上的奖励项目就达20多项。拥有一管多腔,同轴包复和挤出变径三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拥有专利59余项还有两项获发明专利。逐步形成一个以医用高分子制品研发、生产和经销为主业的、在国内行业中较有影响的新型科技型企业。
据悉,不久前,塑研所分别与加拿大安大略省医疗器械制造商协会和香港医疗保健器材制造商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三方商定共同在天津组建生命医学工业产业园区。同时,塑研所正在与加拿大、美国、德国的企业洽谈围绕心血管外科成立国际性研发中心。去年8 月,塑料研究所在泰达(津南)微电子工业区购置11689平方米的生产基地,预计今年8月正式投产,届时将形成年销售收入2010年将达到1亿元,到 2015年达到4亿元的规模。
2008年,塑研所为自己确立了新目标,即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全年工业总产值,26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实现利润,380万元;出口供货值50万美元;完成科委支撑项目一项,新申报专利10项。 #p#分页标题#e#
“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股份制改革,预计在今年4月底完成。届时,研究所将在技术、市场、资金方面寻求更广泛的合作,为未来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基础。”曹常在说。
“同心”文化抓住人心
“市场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品牌的竞争,资金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的竞争。”曹常在介绍说,“目前塑研所拥有员工130名,其中技术人员就有50多名,包括政府级专家5个,高级工程师17个。他们就是塑研所的核心。”
“上世纪90年代,研究所内一大批技术人员纷纷下海到广东、深圳求发展。2000年初,我们将这些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请回来,为他们补上保险。如今,他们都死心塌地地为研究所做贡献,成为外贸、研发、销售等部门的骨干精英。”曹常在介绍说。
“在研究所几年的发展进程中,紧紧围绕项目抓人才,实施人才战略招揽人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董秀敏书记介绍说。“我们有计划地分批分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营销骨干到香港、德国等地进行境外培训,他们学有所成后带回的新知识、新科技、新理念和先进的经验,对我所科研、开发、生产、营销、管理工作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坚持每年引进国外智力资源,聘请国外同行业知名专家来我所讲学交流,大大地提高了所内科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开阔了视野,拓宽了领域。我们在注重外聘的基础上,还鼓励职工自学成才,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几年来,在全所职工中自学取得中专学历的人员7名,大专以上人员10名,根据他们的所学和工作需要,所里基本上做到了学有所为,人尽其用。”
在这种梯队人才队伍的机制下,如今在塑研所内形成了一种“五加二、白加黑”的氛围。据曹常在介绍,研究所虽然实行双休日制度,但是周六所内的中层干部在无加班费的情况下,还坚持到所工作。来料和发货通常是几十吨、上百箱,但是这些年来所内从来没有请过专门的打包工和装卸工,完全是研究所内的男女老少主动地人抬肩扛,颇有大庆油田的气势。出国参展时,无论德国、迪派还是土耳其、巴西,塑研所一直坚持展品自带,从不托运,而且自带方便面,既方便又实惠。
“邻展位的企业起初对我们的行为很不理解,到后来开始效仿我们的做法。这不仅是节约资金的问题,这关乎企业的作风。”曹常在说。
塑研所书记董秀敏则将其解读为一种企业的和谐合力和开源节流,这与一轻集团提出的“同心同德同攀高峰,一心一意创造轻松”的企业文化中的“同心”文化实现了完美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