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业高速运行民企直面发展软肋

2007-06-29 22:45:18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就像机床工具行业民营企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同样也有着它无法回避的痛处。 积累不足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积累不足正制约着很多处在高速发展期的民营机床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张。 这是由民营机床企业的发展历史决定的。除了国企转制过来的民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就像机床工具行业民营企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同样也有着它无法回避的痛处。

积累不足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积累不足正制约着很多处在高速发展期的民营机床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张。
这是由民营机床企业的发展历史决定的。除了国企转制过来的民企,那些“平地起”的民营机床企业进入的时间都比较晚,资源积累相对匮乏,这对于在机床工具领域的深入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机床工具行业作为工业母机,是一个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于一身的行业,而后两者都涵盖了人才密集。

对于一些资金储备雄厚的民企来说,资金密集也许不是个难题,但是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却不是单凭有钱就能够解决的。比如,想要引进先进的技术,无论是通过直接收购,还是通过合资合作,都需要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
而很多“平地起”的民营机床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时并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只是挖来一些人员,然后采购其他机床厂的配套件,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生产机床。如此显然就不具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

事实不容回避。民企发展至今,虽然数量上已发展到整个行业的 40% 以上,但为我国国防军工提供的关键装备或者是高附加值的高、精、尖数控产品的生产,大多还是被国有机床企业所掌控。

有一组数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应民营机床企业的总体产品水平: 2005 年 1-10 月,在数量上,民企和三资企业已经达到整个行业的 58% ,但销售额却只占到全行业的 38% 。
可以理解,作为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新生力量,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队伍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想要在这个行业持续发展,资源积累的贫乏就会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未来的市场是要以差异化取胜的,如果没有自己核心的优势产品,始终处于中低端市场,就很难真正将企业做精、做专、做大、做强。

盘点一些“平地起”的民企,可以看到在近年来发展道路上的不同选择,已经导致了两种不同结果。比如,江浙一带的几家民企,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自身资源比如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积累,现在都拥有了自己的优势产品和强大的研发队伍,并且已经在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据了相对有利的位置。虽然,可能和一些历史悠久,技术、人才积累非常丰富的老机床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不可否认,这些民企已经拥有了奋起直追的基础。

另一类则反其道行之: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也没有形成技术、人才的积累,始终专注于中低端产品的价格混战中。这些企业在行业格局的不断洗牌中已经被淘汰出局,或者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诞生带来的烙印

很大程度上,积累不足可以归之于民企的历史,或者说,这并不完全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也非一时就能解决。而除了历史问题,民营机床企业自身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暴露出问题。

相对于国有企业,很多时候民营企业在体制上更灵活,管理上更细致,这是民营企业一个突出的优势,但有时候,这种优势也会变成劣势。比如,在体制方面,有些民企在股权上过分分散,管理层受到的制约过多,这就可能会导致某些关键时刻领导层决策力的缺失;而在管理上,过分的细致有时侯可能会造成认识上高度的不够问题。而这些优势一旦变成劣势,企业可能就会丧失一些发展过程中本应抓住的机遇。

记者了解一个事例:背景是一家境况不错的德国公司寻找投资者,当时国内有 3 家发展相当不错的民营机床企业的产品和这家德国公司的产品类型非常吻合,这家德国公司的技术和海外市场对于这几家民企都非常具有吸引力,这几家民企的老总都非常看好这个德国企业,但最后,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收购事宜均被搁浅:其中一家民企是因为股东对海外收购认识不同,而股权过分分散,导致不能快速统一思想;还有一家是原国企刚刚引进民营资本,而新的资方因为刚刚进入这个行业,不敢果断行动。

这种优势与劣势的转化,可能不同类型的民营机床企业都会遭遇。而除了这种共性的劣势,各种不同类型的民营机床企业又各自有着自身的“特色”弊端。

对于一些“平地起”的民营机床企业,一般在创业起家之时,公司只有几个人,因为盘子小,所以管理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但随着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盘子越做越大,相继在各地开设分公司,几乎全国都铺设了销售网络,这时就可能因为对于管理的认识高度不够,在管理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

比如有些“平地起”的民营机床企业在起步时就是家里人创业,企业做大后,“家族企业”股权的不明晰、管理落后等问题与企业保持快速发展的矛盾就变得愈加激烈,企业往往会出现内部分化,最后还可能会不得不把好好的企业拆开,使企业由大变小。

而以产学研方式切入的民营机床企业尽管在技术研发方面有相当的优势,但是,在管理中却又多面临了一个两方、或者多方合作的问题。很多时候产、学、研各界关心的问题不尽相同,如果合作方不能在理念、经营目标等方方面面达成共识,或者说认识的高度不能达到一致,那么尽管有很好的产品和市场,也很难有长远发展。

比如,一些以产学研方式起家的民企其产品是独创的,市场现状及前景都非常看好,但是技术方和投资方却互相设防,产生内耗,从企业诞生伊始,就为日后的发展埋下重重隐患。

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是很多民企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共性问题,而更多的细节、个性问题应该也不在少数。不过尽管民营机床企业不断遭遇着这样那样的发展软肋,但是这与民营机床企业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个行业的主流似乎并不矛盾。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山崎马扎克展出可减少研磨工序的立式加工中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