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塑料编织产品成为塑料工业的主导产品之一。温州全市及所属各县共有编织袋、网眼袋生产企业400多家,椭织机生产线1000多条,各种圆筒织机12000多台,年产编织袋、网眼袋80多亿条,占全国编织袋年产量的三分之二。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将温州市平阳县命名为“中国塑编之乡”,当地的萧江镇被命名为“中国塑编城”。
温州塑编行业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二十年中使其塑编生产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关键是他们抓了两条:一是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他们生产的编织袋达到了价低、质好、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
在降低成本方面,温州的塑编企业凭借长期的实践经验,打破了教科书和现代技术资料的工艺要求。他们土洋结合,改进了挤出拉丝设备,使聚丙烯粉料能直接拉丝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方面,温州塑编企业又有重大举措。浙江白马等5家民营企业联合成立了浙江大江南塑胶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引进年产1.5万吨的BOPP薄膜生产线,生产的薄膜用于编织袋的彩印复合,提高了产品档次。为了解决塑料编织袋易老化、易撕裂、易褪色、编织丝拉力强度低等多年来一直困扰编织行业的几个问题,苍南顺发塑料厂与浙江大学无机材料研究所合作,在编织袋生产的粉末聚丙烯原料中加入了无机纳米材料,运用熔胶这一凝胶技术,使其改性。初步试验证明,在生产成本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这种新产品拉伸强度提高了10%,抗紫外老化性能提高了50%以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产品颜色保持鲜艳不变。
在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之际,温州的塑编行业有可能获得一个扩大出口和飞跃发展的良机。目前,美国和加拿大是化工产品和农产品的重要输出国,而欧盟国家则是矿产品的重要进口国。他们每年需用的编织袋和集装袋占世界总量的七成以上,过去由于塑编产品同纺织品一样受到配额的限制,我国对外出口数量极其有限。根据温州市外经贸局统计,温州市2000年前三个季度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94%,而其中编织袋仅有1000万美元,包括国内其它口岸的出口,全国编织袋出口总额为2亿元人民币。温州地区塑编总产值70亿元相比只是很小部分,出口潜力很大。在今后四年内随着入世,西方国家将逐步取消纺织品配额,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市场,在这一形势下,温州市塑编行业,决心以自己特有的优势,工贸结合,与多年从事塑料编织袋出口业务的山东外贸、上海外贸共同携手,使中国的塑料产品闯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