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背后的环保觉醒

2008-03-10 09:45:00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不论是消费者、商家还是政府部门有关人士,对限塑令能否如愿执行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在塑料袋限制使用政策还没有执行之前,有担忧并不是坏事,只有我们能把疑虑表达出来,才能引起政策执行者和监督者的关注,以便使这个深得民心、造福后代的限塑令能不打折扣地执

不论是消费者、商家还是政府部门有关人士,对“限塑令”能否如愿执行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在塑料袋限制使用政策还没有执行之前,有担忧并不是坏事,只有我们能把疑虑表达出来,才能引起政策执行者和监督者的关注,以便使这个深得民心、造福后代的“限塑令”能不打折扣地执行。

    “限塑令”能否如愿执行?

    “如果超薄塑料袋列入淘汰产品目录,禁止销售和生产,那么出口的业务还能做吗?”自从《通知》颁布,经营一家出口型塑料袋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就为这个问题头痛到现在。不仅仅是生产企业,社会各界在对国家出台“限塑令”是推行环保、节约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初衷是好的,但能否如愿执行?很多人充满了担心。

    商家难题

    问题之1袋子钱收还是不收?

    “哎,来半斤五花肉。要搅成肉馅啊。”昨日,在中心菜市场,一位老客向经营猪肉生意多年的柳先生招呼着。柳先生这边手起刀落,把一块五花肉称了重,放入摊子另一边的搅肉机,搅好肉馅就放到了塑料袋里,打包,顾客拿走。“这样的塑料袋也要收费?挺难的。”

    “本来就是为顾客买菜提供方便的。”经营着蔬菜生意的王女士感叹说,市民买菜时多出五分一角的零头有时都会免掉,怎么向顾客要塑料袋的钱呢?

    每天生意都很好的天津狗不理包子从去年到现在一直是一元四只的价格,不论买多少,顾客都是用塑料袋把包子装走。听说塑料袋要收费,卖包子的人有点郁闷了, “因为猪肉涨得厉害,我们去年六七月份涨过价,一涨价,生意一下跑了不少,只能又恢复一元四只的老价格。现在让我们去收塑料袋的钱,怎么收?”

    而一家水果摊位的摊主算了算,生意好时,每天免费给消费者提供的塑料袋有上百个,每个大约3分钱左右,成本不到10元钱。“这两三分的塑料袋钱没法收,收这样的钱不是要把客人赶跑吗?”

    为了留住生意,不想因为几分钱“得罪”了顾客,有着这种想法的摊位经营户还真不少。

    “在这些菜场里,不可能去监督每个经营者是不是真的跟市民收费了。”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菜市场的经营特点,决定了收费塑料袋的操作难度将会更大。

    问题之2袋子价格定在多少呢?

    尽管在《通知》出台后,商家纷纷表达了要将国家政策执行到底的心声,但是私底下一些疑虑却在慢慢传播,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定价、找零难,也有商家担心购物场所里出现“神奇的袋子”,无疑会增加超市物品的监管压力。

    “塑料袋收费执行其实有难度。”一些大型连锁超市的相关人士都纷纷表达了一些担忧,目前超市里提供的免费塑料袋完全是出于方便消费者的附加服务,一旦收费可能会影响到超市的生意;更重要的是,一个塑料袋的价格怎么定?“关于钱的问题是很难说清楚的,定高了,消费者不买账;订低了,又会有落下‘走过场’的嫌疑。”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由国家统一定价,大家执行起来“底气”也会足一点。

    即使消费者愿意出钱,让超市经营者头痛的问题也依然存在,比如找零。

对于人流量较大的超市来说,找零一直都是一个难题。“零钱一直都是缺的。”一大型超市的相关人士透露,超市为了找到更多的零钱不但发动了内部员工,甚至制订了相关的奖励政策。而6月1日以后,塑料袋一旦收费,几毛钱一个塑料袋,找起零钱更加麻烦,会让零钞的紧张情况更为突出。
    问题之3自选商品怎么保障安全?

    眼下各大超市门口都摆着数排自动储物柜,一般顾客随身携带装有物品的袋子,超市都会建议封口或寄存。顾客在超市门口就可以拿到超市专门的购物篮或购物车,将选购的物品放进去,然后在收银台处入袋打包。而在“禁塑令”实行后,无疑将会有五花八门的篮子或袋子涌进超市。

    “如果每个进超市的人都拎着自己的购物篮或购物袋,试想一下,数千名消费者拿着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袋子,不停地挑选商品往袋子里塞,这种情况其实蛮可怕的。”一家大卖场的相关人士摇摇头,“这样不要一个小时,保安的眼睛就会累坏了。”

    目前在超市里,一些相对体积较小、价值不高的商品,通常不放防盗磁条,比如饮料、棒冰、饼干、糖果等物品,使得这些物品也更容易出现被盗的现象。“如果消费者在购物时已经有袋子,那超市的购物篮和购物车就失去意义了。”

    消费者困惑

    用什么来替代塑料袋?

    “没有了塑料袋,我用什么来做垃圾袋呢?”说起塑料袋要收费的事情,黄成慧有点抱怨,因为她总是会把超市里购物的免费塑料袋作为垃圾袋二次使用,想到塑料袋要收费,又要重新购买垃圾袋,她不禁有些烦躁。事实上,像黄成慧这样的消费者可不在少数,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月消费的塑料袋也能达到百余个。免费的塑料袋已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于不少市民来说,没有了塑料袋,他们的生活将会有某种无所适从之感。

    “塑料袋要收费,难道我们一大早就要拎着菜篮子挤公交车吗?”一家公司的白领唐先生觉得这样的情景也许有点怪,出入办公场合,拎着个购物袋或购物篮等着下班后去采购似乎不太合理。

    “商家利润里应该包含这块的费用吧,现在让我们花钱买单似乎不太合理。”市民秦小姐坦言。更有市民担心商场超市出售的塑料袋价格将会定得过高,“有报道说,超市一个月要用几十万的袋子,每个赚一角钱,也能赚几万元呢。”

    事实上,如何寻找合适的替代品也成为现在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政府、商家和消费者都有责任寻找更为适合的替代品,而不是用收钱来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就能解决问题。” #p#分页标题#e#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超市里双鹿电池在其一款产品后赠送了一款无纺布的环保购物袋。“我们把促销活动和环保结合起来,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向消费者宣传环保的理念。”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祥奎表示。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也承认,使用收费的塑料袋将会是十分不习惯的。“但改变是一种牺牲,从长远来看,这种改变和牺牲是值得的。”

    破题之法

    破题1推出奖惩制度

    “建立和谐的环境也是与十七大精神相吻合的。

”宁波政府研究员储嘉康认为,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是政府推行环保、节约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以前“保护环境,人人做起”往往都停留在口头上,很难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通过这种收费的方式,市民将会比较珍惜使用塑料袋,不会大手大脚,也会使塑料袋进行重复使用。
    他表示,应该加大环保舆论宣传力度,让市民明白,环保比图方便更重要。

    对于禁止超薄塑料袋生产销售的问题,储嘉康表示,“只有政策,但是各地政府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可能政策的力度就会打折扣。”他认为,国家的政策需要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的情况,用文件、法规来进行细化,设立奖惩制度,才能够起到真正“环保”的效果。

    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认可,“仅仅通过收费的方法来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还不够,因为大部分市民可能为了图方便,宁愿多出一角或几角钱购买塑料袋。”业内人士说,商场和超市等商品零售企业更不会主动控制塑料袋的销售。

    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可同时出台相应的鼓励或奖励措施。比如,对于保持一定商品销售量的同时塑料袋的使用或销量逐月减少的商品零售企业进行通报表扬和奖励,甚至可以采取税收优惠等;同时,商场或超市也可对自备购物袋的消费者赠送小礼品以示鼓励等。

    破题2尽快找到替代品

    据估算,我国每年消耗的塑料袋数量约为500亿个。要让这样一个庞大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业内人士认为,抑制消费只是可供选择的途径之一,根本出路还在于尽快找到传统塑料的替代品。

    现在完全可降解的塑料袋,成本比普通塑料袋高出4倍以上,意味着,市民要多花4倍的钱去买同样的塑料袋,“完全降解的塑料袋成本过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海星塑料包装厂的总经理江先生表示,以前市场没有可完全降解的塑料袋就是因为成本过高得不到市场的支持。眼下,还是有不少塑料包装生产企业在对市场进行观察和分析。

    “如果没有比较好的替代产品,塑料袋的禁令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以后成为一纸空文。”一家塑料袋生产企业负责人说。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塑料袋禁令的落实,根本上还需要国家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可降解的环保制品。可执行的经济政策包括对企业研发进行财政补贴,或是减免税收,而不应该因为塑料袋禁令增加消费者负担。

    -相关链接

    国外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情况

    德国:1991年颁布《包装条例》,明确规定“污染制造者必须承担清理、消除污染对环境影响的费用”。根据这一原则,商场超市都备有收费塑料袋供顾客选用。

    美国:2005年1月25日,旧金山推出了一项新的环保举措,对每个塑料或者纸质的购物袋征税17美分,从而使旧金山成为美国第一个对购物袋征收环保税的城市。

    韩国:商场大卖场都不会赠送购物袋。如果客人没有自备袋子,就要花100韩元购买纸袋或塑料袋,商店会原价收回这些袋子,顾客也可拿用过的旧袋子到商场或超市换新袋子。

    核心提示

    一只袋子仅仅是一只袋子,在我们身边,手机、电池、家电,很多日用消费品都将到了报废的时间了,而它们的回收和重新利用,国家还没有出台非常明晰的政策。从这只袋子的背后,我们想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追求利润固然不错,而企业在分享利润的时候,也应该承担环保的职责。这不仅是道义层面的约束,我们更希望能通过立法明确义务。

    “限塑令”背后的环保觉醒

    “限塑令”的巨大环保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它推出之后,也有国内环保专家提出“这是中国环保事业迈出的重大一步”。

    然而,塑料袋应该只是整个“环保工程”的一个细微的部分,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用品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我们的环境。应该说,塑料袋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该做的还有很多。

    废旧手机本身就是资源富矿

    在如今的宁波上班族中,手机的人均拥有量恐怕早已超过了“人均一台”,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商品了。

    在过去的2007年中,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手机回收”这个字眼,该字眼较早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据日本媒体报道,为保障价格不断攀高的稀有金属稳定供应,日本经济产业省不久前确定了一系列促进稀有金属回收利用的办法,其中就包括手机销售商有义务向顾客宣传手机回收信息。

    手机体积虽小,却含有铂、铟、钯、钴和锂等十余种稀有金属。日本2006年共回收662.2万部手机,回收的手机被送到工厂低温焚烧后,其所含的资源能够被提取再利用。

    而在我们国家,手机回收工作也在渐渐起步。去年,手机的环保性工程被再次向前推进,在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年初全球第一大手机品牌诺基亚进一步扩展的三年的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计划———“绿箱子环保计划”,诺基亚方面表示,他们生产的手机中,65%—80%的材料是可以被利用的。目前,他们已经打造了一个由500多个服务网点共同构建的手机回收网络,这些手机经回收后,将被有效地重新利用,全面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p#分页标题#e#

    废旧电池政府开始主动介入

    一节烂在地里的一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能污染6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这些便是电池对环境的巨大伤害,废旧电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严重污染环境,

    在宁波不少社区,居民都会见到楼道里挂起的“干电池回收箱”。虽说电池回收已经是很多年的老话题了,但直至今日,绝大多数普通市民的电池回收意识恐怕也只能算起步阶段,小区里那些空空荡荡的电池回收箱便是最好的证明。

    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电池回收网络,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幸好这一点已经被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所重视,比如山东的环保部门前不久就宣布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废旧电池回收网络。这一网络包括要在全省各大高校、中小学、社区、酒店、宾馆、机关单位等设立1万个废旧电池回收箱。

    现在随着电瓶车越来越多,电瓶车所使用的电池又引起了新的环保问题。
甘肃省两位政协委员近日还专门提出了一个《关于尽快建立电动自行车废电池回收制度的提案》,他们认为,一个近4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每年就有数十吨电动自行车用的铅酸电池报废。如果随意倾倒、排放,则会严重污染土地。他们建议,政府应尽快组建废旧车用铅酸电池回收网络。
    淘汰家电有望被企业有偿回收

    最近,家住联丰北区的魏女士,一直在为自己的废旧家电烦恼。原来,陪伴了她10多年的旧电视最近老是出毛病,后来据修理人员说这台电视机使用年限已久,无法修理。于是魏女士开始琢磨着给这台电视机找个好归宿,几番打听才知道只能卖给那些上门“回收旧家电”的小贩,而且价格也很低。

    而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已进入电器废弃的高峰期,每年估计报废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600万台洗衣机,未来5年至10年电脑报废量也将达到每年500万台以上,这些电子垃圾,含有铅、镉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现在普通宁波百姓的家电环保意识相对还比较淡薄。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废旧家电谁给的钱多就卖给谁”,没有人考虑拆解废旧家电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可喜的是,上周刚刚传出新闻,由国家发改委起草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经国务院法制办审理原则通过,有望在今年春节前后出台。该《条例》规定,市民的家电报废后,厂家、经销商都要负责,一般要由经销或售后企业进行有偿回收。

    只是,这一《条例》要真正实施起来,要做的恐怕还有很多。首先便是最关键的回收处理资金问题;目前国内几乎还没有一家企业设立专门的废旧家电回收部门,真正实现家电回收任重而道远。

    都像塑料袋一样规范起来

    应该说,“限塑令”是一个起点,而真正制止住由塑料袋引起的“白色污染”,也只能说是抑制住了众多污染源的其中一小部分。

    即使“限塑令”顺利实施,即使绿色环保塑料袋能大规模生产并取代眼下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可那些废旧手机怎么办?废旧电池怎么办?众多人士为此表示:只能通过国家和政府立法。

    其实国内很多地方已经率先对再生资源回收进行了立法尝试。石家庄市就有一项名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的规定,规定中的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部件、废旧木材及制品、废旧造纸原料、废旧轻化工材料、废玻璃等等,它要求新建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应当按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预留社区回收站点所需场地;已经建成的住宅区,可以通过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按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提供社区回收站点所需场地;同时,这一条例还明确规定了井盖等城市公用设施以及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铁路、石油、电力、电信等专用器材是严格禁止回收的。

    有关专家也表示,一个小小的塑料袋背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环保战争”,这场战争关系到我们的子子孙孙。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限塑令”将造成塑料袋用量大幅减少促成行业重新洗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