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之不易的。国家精模奖的申报和评定有着严格的程序。它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组成专家组评定,中国模协对国内外公布,每两年评定一次,是目前国内对模具产品的权威测评。
国家精模奖从申报到评定,一般需要六个月的时间,其中包括对每一副申评模具的全套技术资料的审查、企业综合素质的评估、专家对每一副原始成型模具(即不允许做去毛去边处理)产品的综合审评,然后由专家组的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必要时,专家组还要到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今年7月,中国模协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单乖俊率两位资深专家专程来到余姚,他们是专门来考察我市一家模具企业的。因为这个公司申报的PQFP64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冲制模具在国内绝无仅有,专家组决定要到这个公司进行实地考察,看一看这么精美的模具是如何研制出来的。
于是,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家不寻常的企业——浙江华锦微电子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座落在谭家岭东路一个风景秀丽的环境中。总经理孙冠鸣是一位精于模具技术的专家型人才。他向专家们讲述了企业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冲制模具的有关情况。
据孙冠鸣介绍,华锦公司研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冲制模具采用42个工位,即需要用42个工序才能加工完成,每一步的精度正负在0.001mm(即1um),模具刃部间隙<0.008mm,模具精度≤0.002mm。这样的精度,就是要确保在160×160mm的面积上64条缝都精确无误,要达到这样的精度有两个关键性的工艺技术,一个是导向的平整度,要求在100×35cm,厚度为3cm的模架上的4个点的平整度确保在3um。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孙冠鸣解释:人的手汗的厚度约为5um;这样的精度,人的肉眼是无法鉴别的,而华锦公司的技术已经达到2um。还有一个关键是冲子,就是刀口与冲头的精度要确保1.5um。为了达到这一技术标准,孙冠鸣率领公司技术团队,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据悉,该公司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共面性装置,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华锦公司除了拥有日本产6轴WCn高精度光曲磨床、AP200L高精度慢走丝、瑞士阿奇加工中心等国际领先的设备以外,他们依托长期积累的经验,还发明研制了公司特有的粘泥,确保了刀头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正是这些因素,使该公司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能生产64个脚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模具的企业。面对这一切,中国模协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副模具毫无争议地被评为国家精模一等奖。
华锦公司的事例只是我市模具行业创新创优的一个缩影。在今年我市获得国家精模一等奖的5副模具中,还有宁波舜宇模具公司的Audic7饰条注塑模,宁波锦隆电器公司的台盆注塑模,宁波神通模塑公司的T73前围进气格栅本体双色注塑模,市贝隆精密模具公司的测距仪主体注塑模。
这些模具,结构复杂、设计新颖,精密度极高,按照专家组的评定,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模具的研制,体现了余姚模具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它们的背后都有许多创业创新的故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对模具行业实施扶持政策,仅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的补贴就达到900多万元;对获得国家精模奖的模具也给予每副1.2万元到1.8万元的奖励,激励全行业创新创优。
据统计,我市模具行业近几年引进了各种先进制模设备4000多台,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率达到100%;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也已在部分企业推广应用;我市与上海交大合作的CAE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和产品设计二次开发系统的项目正在行业内推广;热流道、气体辅助成型、快速制模、快速测量等新技术、新工艺已在很多企业得到应用。
余姚模具行业正昂首阔步向中国模具强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