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远超预期 沈阳机床增幅估算是否保守

2007-01-26 21:55:14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机床近来为各类机构所看好。从2006年12月14日至2007年1月22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14%。公司高层直言,“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想。 ” 市场预期与公司预期 中投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杨宗耀在2006年10月的一份报
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机床近来为各类机构所看好。从2006年12月14日至2007年1月22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14%。公司高层直言,“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想。 ”

  市场预期与公司预期

  中投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杨宗耀在2006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沈阳机床2007年比2006年的收入增长23%左右。“但是”,他说,“就最近的情况来看,2007年,公司整体搬迁改造工程将完成;2007年下半年,新基地将发挥作用。这样,我们认为,沈阳机床2007年收入将同比增长30%以上。”

  像杨宗耀这样的分析人士并不孤立。2006年12月28日,在沈阳机床举办的投资者见面会上,许多投资者都对沈阳机床的未来业绩作出了很高的预期。一些市场人士甚至畅想,沈阳机床2007年业绩将有60-70%的增长。

  相对于市场的热烈追捧,公司方面却显保守。控股股东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孙恺说:“从目前来看,2007年的收入比2006年有20%的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2006年,公司已圆满完成各项经营指标。孙恺认为,整个行业的基本情况是好的,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不会下降,军工、航空航天还会上升,由于国家投资,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等等,这些都是推动公司业绩向好的有利因素。 

  孙恺表示:“搬迁完成后,因场地和产能瓶颈的解决,公司的机床产品结构调整效果开始显现,数控机床及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比例将提高,数控机床的毛利率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有望逐渐提升,数控机床业务占主营收入比重达50%以上。”

  当然,2007年还有一些不确定性,主要是搬迁费用、内部竞争还比较激烈、组织架构还需要进一步理顺等。

  对于市场预期与公司在增长前景方面的分歧,东方证券机械行业研究员周凤武说,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去年,由于沈阳机床的搬迁导致管理费用增加,加之市场期望的债务重组到年底才完成,使得财务费用没有降下来。所以,去年沈阳机床的业绩与预期存在距离也是很正常的。 

  杨宗耀说,审视沈阳机床要有一种更宽广的视角。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以数控机床消费为主流,且逐年攀升,目前约60%。但是,由于我国生产的数控机床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约30%,其余70%从境外进口,而且中高端数控机床市场的绝大部分被境外产品占领,如高端数据机床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仅为4%左右。

  中国数控机床仍处于发展周期的起步阶段。随着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以及政府对机械制造行业逐步升级,预计未来10-15年数控机床将以年均20%-25%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国际产能转移和国内机床产业快速崛起,我国有望逐步形成全球最大的机床产业群。沈机集团最有潜力成为全球重要的数控机床制造基地,目前,沈阳数控机床产业园区的规模已是全球最大。

  “要买就买龙头”,长江证券研究员黄东升告诉记者,“近几年,沈机集团通过一系列海内外并购,机床产业链获得有效延伸,这对处于全球最大的机床市场的沈机集团来说十分有利。在研发方面,沈机集团着眼于打造全球的研发体系,在国内还没有第二家能够做到,尤其是在吸收德国技术方面最为完全。机床行业除了资本密集型的特点以外,也需要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在这方面,沈机集团可谓得天独厚。就数控机床而言,售后服务很重要,沈阳机床已经建立起成型的服务体系,针对美国等国家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之中。从长期来看,沈机集团将成为世界级的数控机床生产企业。”

  技术创新贴近市场

  虽然市场预期与企业的自我估计之间的差距不小,但这似乎只是好与更好之间的差距,沈阳机床已经拥有号召力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上个世纪90年代,同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样,沈阳机床也曾陷入低谷。沈阳机床下属的沈阳第一机床厂,连续四个月发不出工资,另一下属企业第三机床厂破产倒闭。

  然而,现在的沈阳机床已完全是另一番景象。2006年底,走进沈阳机床的新厂区,记者看到,在夕阳的余晖中,一排排白色的现代化厂房与雪后的关东大地连成一片。这座占地74万平方米,拥有全新工艺和规划的机床城矗立在沈阳西部。这就是沈阳机床按照沈阳市“西部工业”政策布局建设的新厂区,今年,搬迁工作将全部结束。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沈阳机床焕发了生机与活力?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惠仁告诉我们:“坚持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在沈机,有两个“诱人”的政策:一是“边际贡献奖”———谁搞技术创新带来市场增值,就给谁利润分成,考虑到销售额的增长,分成比例从增值利润的3%向1%逐年递减。二是“技术专家制度”———对于评出的技术专家,给予领导层同样的待遇。即使在沈阳机床最困难的时期,在工人包括管理层只拿最低工资的时候,科研人员仍能得到总经理专项基金的特殊照顾。沈阳机床每年评三项大奖,最高奖就是产品开发,奖金达几十万元。

  截至目前,沈阳机床集团已经形成了三个技术创新层次,一是集团总部研发中心,目标是紧盯世界技术前沿,着眼未来;二是集团公司所属企业,面向当前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三是以我为主,联合国内外技术研发资源,实现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结合,沈阳机床集团已完成“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机床行业全部研发课题,共取得25项关键性技术成果,实现12项技术创新,延伸开发了5种新产品。

  在沈阳机床的厂房里,记者看到,正在生产的每一台机床上,都标明购买厂家。工人们告诉记者,这里的每一台机床都是根据订单生产的。

  市场已成为沈阳机床技术创新的指挥棒。沈阳机床不断研究如何面对全球采购与营销,如何紧贴市场,确定自己的市场创新战略。沈阳机床下属企业中捷摇臂钻床厂技术部部长吴春宇说,紧贴市场创新就要实现“营研结合”,科研人员经常到客户中了解需求,甚至到市场营销部门“挂职锻炼”;集团公司要求创新技术要服务于个性化的客户需求,设计、生产产品要能“量体裁衣”,才算贴紧了市场。

  中国市场的国际竞争

  对于拳头产品数控机床,沈阳机床副总裁张日峰介绍告诉记者:“从构造上看,数控机床的结构并无多大差别,但技术含量却有高低。这就好比人脑,外壳和内部构造并无差异,但思维方式和水平却不尽相同。因此,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并不体现在主轴、刀具等部件上,而是体现在集成技术上,即机床的控制和设计原理。只有掌握集成技术软件,才能达到‘我想让机床怎么动就怎么动’。是集计算机、机械、电子、液压、气动、光学、检测等技术为一身的合成产品。”

  但是,目前进口机床仍然控制着我国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大部分市场,而且,许多国际大型机床厂都已经在中国设立了销售公司,孙恺表示:“沈阳机床在中高档数控机床领域不是利用低价格的竞争策略,有的甚至比外国产品的价格还高,只要掌握了核心技术,也就掌握了市场的定价权,也就拥有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核心技术是关键。”

  “我们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要让外国同行知道,你们的设备我们也有。”沈阳机床下属企业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肖利伟告诉记者,国内一些企业急需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曾多次遭到国外技术封锁。为了不再受制于人,沈阳机床从1999年起开始研制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目前已经形成系列化产品,并抢占了国内市场1/3的份额。

  以沈阳机床为龙头,“十五”期间,中国数控机床产业打破了进口数控机床对中国部分核心制造领域的垄断,扼制了数控机床进口增速过高的趋势。2005年底,中国数控机床的进口从前几年20%-40%的增长速度,已经下降到10%左右。

  对于沈阳机床的国际竞争力,孙恺毫不讳言地说:“实际上,沈阳机床面临的局面是‘中国市场的国际竞争’。从技术水平上看,沈阳机床已经与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机床行业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当。沈阳机床正在把德国、日本和美国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从规模上来说,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已经与我们不在一个档次上。” 

    税改利好显而易见 
 
  吉争雄
  
  沈阳机床是机床行业上市公司中唯一缴纳33%所得税的企业。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如果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在2007年实施,公司所得税率将由33%下降到25%;加上新税法对税前工资成本列支的规定更加宽松,原所得税征收办法对内资企业所得税实行计税工资限额扣除制度,如果内资企业实发工资高于计税工资标准,那么对超过部分就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环节重复征税,新草案中规定职工实际发了多少工资,在税前均可以扣除,由此推算公司工资支出的税前抵扣将大大提高,由此可以提高公司的净利润数千万元。

  近日,沈阳机床公告称,公司及主要控股子公司中捷机床有限公司、沈阳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到2008年享受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退还50%的优惠政策,预计每年返还税款金额在4000万元左右。该增值税返还针对所有数控产品,返还的增值税作为补贴收入按收付实现制原则体现在下一年的损益中。从公司2006年半年报看,数控机床产量大幅提升46%,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其普通机床的毛利率为8%-17%,而数控机床的毛利率为29%。公司2007年完成整体搬迁后,因场地和产能瓶颈的解决,公司的机床产品结构调整效果将开始显现,数控机床及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意味着2007年公司在毛利提高的同时,可获得的增值税返还金额也会大幅度提高。

  随着债务重组的完成,公司历史形成的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将得以彻底解决,资产质量已得到明显改善。公司尚未偿还的“世行项目贷款协议”债务转由集团公司承接,债务总额约为8.4亿人民币。债务重组后公司节省数千万财务费用的影响将在2007年得到体现。

  2006年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处理。其中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在能够证明其有用性等条件下,应当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公司的研发工作主要在集团层面进行,成果应用在不同子公司。因此研发费用按谁用谁承担的原则分摊,公司2005年承担的研发费用为2600万元、2006年上半年的技术开发费为2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金额显然不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研究和开发费不同财务处理方式对公司的影响较小。

  搬迁工作的影响。公司2005年期末在建工程为17414万元,主要是公司搬迁项目采购设备。2005年处理固定资产收益1000万元、处理固定资产损失700万元。随着工厂搬迁工作的继续,处置机器设备的收益和损失还会进一步发生,其金额难以预计。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齐二机床重型数控铣镗床出口荷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