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我国铜和铜产品进口量为82.146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23%,废铜同比下降6.2%;进口钢材77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7.6%。分析人士认为,铜进口数据反映出始于去年底对铜行业宏观调控的效果开始逐步显现。而受市场价格、国际市场行情、汇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钢铁业又进入了一个发展敏感阶段。
2003年以来,国内外铜价步入大牛市。在高利润的诱惑下,国内掀起新一轮铜冶炼投资热潮。据预测,2006年我国铜产量将达280万吨左右,增幅达到8%以上。而今年前4个月,我国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26.7%,至93.7万吨。专家表示,铜冶炼能力的过快增长,将造成国内出现原料短缺的局面。我国企业对铜精矿进口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进口价格上升,行业利润下滑,甚至出现整体亏损。同时,铜冶炼行业投资规模的无序扩大,也将导致产能过剩恶果的产生。鉴于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五部委于去年年底联合下发了《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严格了行业准入制度,并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今年以来铜进口量的下降正是该政策产生积极效果的表现。
另外,国内外铜价格的倒挂也是今年以来铜进口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我国铜进口的下降也正在动摇着需求因素对本轮期铜牛市基本面的支撑作用。
与国内外铜价倒挂相似,虽然国内钢厂今年以来进行了几次提价,但钢材价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国际市场高企的价格刺激了国内企业的出口欲望。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共出口钢材1267万吨,同比增长35.1%;进出口相抵后,前5月净出口钢材493万吨。
就钢材市场形势看,欧洲目前钢材价格几乎处于历史顶点,CRU5月公布的欧洲钢材价格指数高达168.9,接近去年历史新高。我国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目前国内长材价格较去年同期低5%~6%,而板材价格低15%~17%。
有研究机构指出,由于我国钢材出口价格较低,加之有盲目出口行为,可能造成国外对中国钢材的反倾销。而近期可能出台的降低出口退税率政策,则有可能起到抬高出口价格、避免国际市场提出反倾销等作用。如果我国对钢材出口退税率大幅度下调,将对钢厂出口钢材的效益产生较大影响,但在国内外市场存在价差的情况下,钢厂仍会积极组织出口,预计我国下半年出口总量将有所下降,但幅度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