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出口金额总计29.4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58.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工程机械庞大的海外市场以及高速的增长态势
【记者杜文北京报道】中国2006年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同比出现大幅增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预计,2006年全年的进出口总额将达到85亿美元,其中出口45亿美元、进口40亿美元。
一家生产重型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年他们公司的产品已经预定到了明年5月份,出口比例增加。同时,他还介绍说,虽然今年因出口强劲公司销售额比去年有所增强,但是利润基本和去年持平。工程机械产品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普遍出现薄利。
近两年,我国工程机械的出口规模每年都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工程机械出口数量也数以亿计。2005年,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出口金额总计29.4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58.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工程机械庞大的海外市场以及高速的增长态势。
据资料显示,中国工程机械的海外市场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美国、英国、荷兰等国,这几个国家几乎囊括了我国工程机械近一半的海外市场。
中国机电商会工程与农业机械分会秘书长张晓宁认为,今年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出现顺差,主要是由出口的增加和进口的减少造成的。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的增加是由于政府对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采取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特别是让一些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级工程机械展,从而让国际市场了解中国产品。而工程机械进口的减少,是由于近几年来,如卡特彼勒、日本小松等排名世界居前的工程机械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办厂、生产产品,间接减少了进口额。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优势,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二是有相当技术含量,但价格优势明显的产品;三是引进技术产品和与外商合资生产的产品。
但是,我国出口工程机械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存在反倾销风险。
在出口过程中,有关专家认为需慎重注意四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产品的可靠性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国产品在1000小时可靠性试验和“三包”期内的统计资料显示,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150?300小时不等,而国际水平为500?800小时。大修期寿命,不采用进口发动机,只有4000?5000小时,国际水平达到8000?10000小时,超过200kW大型产品达到20000小时。因此,产品可靠性和大修期寿命是我国工程机械缺乏竞争力的主要问题。
其次,由于部分企业在出口中一些做法不规范,导致竞争无序,售后服务不能保证。同时出口渠道层次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对出口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这样在客观条件上售后服务无法到位,给某些地区的用户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知识产权也面临风险。由于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克隆”产品比较多,很容易遭到侵权指控或无端生非,出口受到制约。因此,出口企业一方面要努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同时随时进行专利检索和市场调查,弄清竞争对方或潜在竞争者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情况是否有侵权行为,否则就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处罚。
最后,国际通行标准认证任务也很艰巨。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是否获得有关国际标准认证的通行证是出口的一大障碍。其中CE认证标志是被允许进入欧共体市场销售的通行证。对于已经获得加贴CE标准进入欧共体的产品,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也要责令从市场收回,持续违反者将被禁止或限制进入欧共体市场。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工程机械进入欧共体市场的关键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