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善于分工也乐于使用合力的城市,这是一个喜欢以小见大更会以小博大的城市。这就是浙江乐清市———“温州模式”发祥地、温州民营经济第一县。
如果说,乐清前一轮经济飞速发展的秘笈,依托于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宝贵的温 州人精神,那么如今乐清新一轮经济的骄人成绩,则在于这种精神的延续———求真务实、敢于求变。
民资“扎堆”外企猛增
乐清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乐清人扮演“弄潮儿“的角色,以敢为天下先而闻名四方,率先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经济发展格局。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领跑者,乐清从1993年开始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2005年列第35位。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高达252.5亿元,财政收入24.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5元。
乐清现代城市风貌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乐清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两大产业带,即沿104国道产业带和沿海产业带,分布有十几个优势特色块状产业。沿104国道产业带主要有高低压电器、电子、摩托头盔、服装、机械、钻头、精密模具等块状产业,沿海产业带主要有清江———蒲岐的水产品加工业和黄华———七里港的船舶制造业。
股份合作经济给乐清工业经济发展开创了“黄金时代”。目前乐清有12家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4家企业跨入中国企业500强之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77家,无区域性企业集团60家。乐清已相继获得了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钻头(建工)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器产业基地等国字号产业金名片。
在民营企业“扎堆”、相关企业衍生、配套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再加上政府对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污染少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世界500强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乐清,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项目合作。据统计,仅2005年上半年乐清市利用外资就增长了700%多。美国库柏工业公司、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比利时英博公司、日本欧姆龙株式会社等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
另外,去年12月,恒基伟业温州(乐清)高科技项目园区和乐清市经济开发区达成了“一期供地协议”。根据计划,恒基伟业(温州)高科技项目五大产业群在五年内建成,计划投资约为100亿元,将凝聚120家企业。
打造国际性先进制造中心
“十一五”期间,乐清将对接“长三角”打造国际性先进制造中心,抓住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加快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乐清体制、民营经济和块状经济三大优势,培育形成电工电器业、电子信息业、建工钻头产业、汽摩配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五大国际性产业集群。
在打造国际性产业集群目标下,乐清将遵循产业空间集聚扩散规律,构建“三城带动、三区并进、两带融合”空间优化调控框架。
三城带动:强化“乐成向东向南、柳市向北向西、北白象向东”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向,按照“中心突破、片区联动、功能配套”思路,加快建设以乐成、柳市、北白象为主体的“组团式中心城市”。至201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40万人,培育推动乐清成为温州城市经济圈北翼中心城市的核心。构建以虹桥为主体的“中部特色工贸小城市”和以大荆、雁荡为主体的“北部旅游生态小城市”,使之分别成为乐清中部临港特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北部山海旅游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三区并进:以乐成、柳市、北白象组团式中心城市为主体,辐射翁垟、象阳、黄华等乡镇,建成乐清综合经济中心、生活居住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形成“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中部特色工贸小城市”则逐步建成以临港产业、电子信息为主体,特色工业、优势农业为补充的“中部临港特色经济区”。“北部旅游生态小城市”将立足雁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形成“北部山海旅游经济区”。
两带融合:利用乐清湾海域和沿海平原的“港、渔、景、涂”海洋资源丰富以及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条件,以深水港口开发、产业集群培育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临港(滨海)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重点产业,打造温州北部临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著名的海水增养殖基地和特色滨海旅游景区,构筑形成“乐清湾产业带”。以山区老区联线公路为轴,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旅游业和特色产业,全力打造温州旅游观光基地、生态屏障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以产业基地为依托的串珠形“山区老区产业带”。
发展 乐清招商项目
乐清湾港区开发建设
项目描述:坐落于乐清湾滨海地区,具备近期深水港开发条件的岸线约83公里,进港东航道天然水深最浅处108米,可满足2万吨级泊位船舶不乘潮、10万吨级船舶乘潮进港的需要。可建1万10万吨级泊位31个,年作业天数达330天。预计建设3个5万吨级泊位,建成后的港区集物流产业、临港产业和高新产业为一体,将成为浙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