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周刊:随着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作为其基础的机床行业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在这样一个战略机遇期,作为行业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你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高荣森:的确,这两年行业发展势头很好,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大大加强。这一点要求我们,在战略定位时要有正确的判断,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国际上一些先进发达的工业强国,在发展历史上都有这样的经历和规律,即:当国民经济发展到由工业化初期向中后期转变时,对装备制造业的要求,将从数量为主转向以性能、质量、效益为主。我们中国近几年的实践又证明了这一规律的准确性。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已明显地出现了这种趋势。
预计今年国产数控机床在产量增幅上将大大高于普通机床,全国年产机床台份数不会有太大增长,2003年总台份数30万,2004年36万,2005年与2004年大致持平,但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通机床将会大幅度减少。这一点要求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做强与做大的关系,一定要走专、精、强的道路,最后才是大。一味图大,简单扩大再生产,肯定要吃苦头的。对于汉江机床而言,抓紧开发高档次滚动功能部件,开发数控磨削机床,才是当务之急。
机械周刊:近期,国内外机床企业兼并重组非常活跃,中国机床行业正在迅速地融入世界机床工业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之下。以全球的眼光考量,行业形势如何?
高荣森:除了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很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近年来也纷纷投巨资来中国开工厂,大规模地生产滚动功能部件(NSH、THK、SKF等),这一趋势将会严重冲击行业市场。
在国内,大连机床、南京工艺,包括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也都在大规模地搞技术改造,都是动辄亿元的投入。这种架式,肯定会带来重新洗牌的局面,今后的生产会越来越集中在国内少数几家有实力的企业或集团中。这一点又要求我们,要抓紧时机,培育技术创新实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扎扎实实地站稳脚跟,迎接更大的挑战。
机械周刊:你讲到培育技术创新实力,这可能正是我国机械工业的软肋,中机联有关领导不久前也曾在公开场合提到这一问题。在具体操作当中,汉江机床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吗?
高荣森:培育技术创新实力,是我们今年应做好的三大工作任务之一,我们打算从四个方面去贯彻。
第一,调整技术系统的管理、运作、激励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实力的快速提升。
第二,调整科研机构框架,同时鼓励一线职工工艺创新实践,既要推进战略技术研发,又要全面改进现场工艺方式,形成全面推进技术进步的态势。
第三,加快科研技术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安排人员出国考察,专项课题交流和继续教育。
第四,调整企业科研经费比例,为加快科研步伐提供财力保障。
机械周刊: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滚动功能部件行业资料显示,2004年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含昆山、浦东分厂)滚珠丝杠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在同期公布的国内四个主要的滚珠丝杠生产厂家中,产销水平位居榜首,汉江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高荣森:在于准确的定位。在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认真判断与把握后,公司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并对两大主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明确了思路。
对滚动功能部件的产业发展,提出了"产品技术的高度专业化和先进科学的工艺手段相结合,迅速形成能够生产高档滚动功能部件产品的能力,率先抢占国产数控机床中高档滚动功能部件的配套市场,快速增强汉机品牌产品核心竞争能力"的目标。
对主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巩固和提高螺纹制造技术的国内垄断地位,发展数控精密磨削、测量技术,以及工艺相近的量大面广的其它延伸产品"的目标。可以说,这个发展战略的定位和奋斗目标的确定,是在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和实践摸索中逐步明晰的。只有这样做,才会使汉江机床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才不会使近几年的成就成为昙花一现!
机械周刊:近几年汉江机床发展很快,那在公司迅速扩张的过程中是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呢?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或者打算怎么解决?
高荣森:有,销售就出了一些问题。前些年,销售队伍为总公司的分灶吃饭、分头突围、开辟两大主业的销售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发展,销售机制、机构已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状况。为此,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加强整改工作。
今天的机床行业发展也存在着很多不平衡。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高端失守,低端混战。国内凡是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在设备采购时通常采用国际采购,直接进口高端机床产品。因为高端技术与产品始终掌握在发达国家企业手中,国内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大多在一些低端产品陷于混战状态。
我将汉江机床定位于中端产品市场。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竞争手段上低端市场多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所占据,他们的经营手段灵活,成本控制较好。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