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而我国塑料工业的增长速度又比GDP增速一般高出3~5个百分点。预计我国到2006年的GDP增长率仍将以年均6.5%~7%的速度继续增长,也就是说我国的塑料工业到2006年将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预计到2005年我国塑料包装材料需求量将达到550万吨, 2005年全国需用各种塑料管与门窗型材约100万吨,再加上高分子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各种保温材料及其他建筑塑料制品约为400万吨,届时我国强大的对塑料原料的市场需求将充分显现。但当前我国人均塑 料消费量仅为12千克左右,而发达国家为30~100千克,世界人均年消费塑料量也达18千克。我国塑料原料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塑料原料工业有以下特点:
市场需求强劲。我国人均聚烯烃消费量很低,如PE(聚乙烯)我国人均消费量为5千克、PP(聚丙烯)为4.5千克,而这两种基础树脂的世界人均消费量平均分别为8千克和5千克。北美人均PE消费量达到37千克,西欧和韩国约为32 千克;北美和西欧人均PP消费量为17千克,韩国人均PP消费量最高为25千克。可见,我国发展聚烯烃生产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据预测,我国HDPE(高密度聚乙烯)的需求到2006年将增加到430 万吨,进口将增加到290万吨,消费平均增长率将超过20%。我国对LDPE/LLDPE(低密度及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需求大多来自薄膜和板材,由于我国农用薄膜使用量位于世界第二位,因此预计LDPE需求到2006年将增加到180万吨以上,进口将达7 0万吨,LLDPE需求到2006年将增加到 350万吨,进口将增加近200万吨。另外,我国PP需求预计到200 6年将增长7.2%,需求量达到730万吨,进口300万吨。
发展有快有慢。在我国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和加快轿车材料国产化的带动下,国内汽车用聚烯烃制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了全面发展。预计2005 年我国汽车消费的各种聚烯烃制品总量将达到15万吨左右,2010年可达到约23万吨,大体保持年均10%的增长率。根据统计的10种车型汇总,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的各种聚烯烃排列次序为聚丙烯、聚氯乙烯、不饱和聚酯、ABS、聚乙烯和聚酰胺。其中聚丙烯、聚乙烯等通用塑料的改性品种由于性能高、质量好,其应用正在加快发展。而聚氯乙烯、ABS 等将逐渐为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等新材料所代替,故其应用的增长速率相对放慢。 亟待扩充产能。由于我国的塑料原料市场商机巨大,成为各国塑料原料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其中韩国是我国HDPE、LD PE/LLDPE和PP最大的进口国,其次是日本。美国和新加坡也是重要的供应地。台湾地区也是我国大陆地区的主要供应地区,它对大陆PE市场的依存度很高,每年出口到大陆的 PE占其出口总量的60%以上。日本和韩国出口到我国的PE分别占其出口量60%和50%以上。
近几年,中东PE生产能力将继续快速增长,到2006年将超过1100万吨。PP的生产能力也将翻番,到2006年预计可达到280万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正在大力扩能,其扩能大部分将瞄准我国市场。中东生产商比亚洲生产商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以HDPE为例,从中东运往香港的产品现金费用仍要比亚洲产品低近70美元/吨,因此在我国市场上将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我国今后几年内将大量扩能,以提高我国聚烯烃自给率。2004-2006 年间,我国与巴斯夫、BP、壳牌和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石化合资企业将陆续投产,届时将新增聚烯烃能力合计达270万吨/年,其中,扬巴项目将新增LDPE40万吨/年,上海项目将新增HDPE/LLDPE60万吨/年、PP25万吨/年,南海项目将新增HDPE/LLDPE20万吨/年、LDPE25万吨/年、 PP24万吨/年,福建项目将新增HDPE/LLDPE45万吨/年、PP3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