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7—14日,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组织了赴印度参展团。该团于2004年9月8日到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并随即转机到达展览会所在地印度的南部城市海德拉巴市。考察团此行目的是参加9月10—13日在该市举办的印度国际食品和食品机械展、印度国际包装展。该展会去年是以食品加工技术和机械为主要展出内容,今年增加了包装工业,这无疑大大丰富了展览会的内容,也吸引了更多的参观者和客户。
印度安得拉邦省的首府海得拉巴市位于印度中部靠南,它既是具有四百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是一座新兴的内陆工业城市,对于印度经济它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印度很有影响。它在发展现代经济的同时,城市的传统文化也保存得很好,为印度境内少数现代科技与文化并存的都市。由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科隆国际商展公司和印度赛戴克(CIDEX)公司合作举办的印度国际食品和食品机械展、印度国际包装展已举办过两届。今年共有来自德国、英国、土耳其、中国等10个国家的137家专业厂商参展,展出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
此次展览会参展的主要产品分为五部分。一、食品机械,主要有:膨化机械、焙烤机械、饼干机械、面包加工机械、肉制品和香肠加工机械、奶制品加工设备、土豆深加工机械、果酱加工机械、冰淇淋加工机械、蔬菜清洗机、板式换热器等;二、包装机械,主要有:枕式包装机、定量计量包装机、灌装机、吸塑成型机、纸箱封箱机、捆扎包装机、纸盒包装机、热收缩包装机等。三、各种包装材料,主要有:纸制品(纸袋、纸盒和纸杯)、玻璃瓶制品、塑料袋、瓶等容器制造设备,各种塑料大袋制品、印刷包装材料等;四、各种食品及原料;五、各种食品机械和包装机械配套的专用零部件、不锈钢管件、链条、电器部件等。参展产品中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以国外参展商为主。
9月9日赴印度参展团到达展览馆后即进行了布展。由于时差的关系,印度展览会的作息时间是每天9∶00—18∶00。参观的观众一般11∶00开始增多,直到18∶00展馆关闭。四天展会始终保持较多的观众,除安得拉邦省的观众外,还有南部其他省的观众和邻近国家的客商。
由于我国企业很少涉足印度市场,对其缺少了解,此次参展企业只带了全自动和半自动捆扎机、纸箱封箱机等一般产品。但参观的客商非常多,反应很好。
同样功能的设备其他国家价格达三万多元人民币,而国内企业售价只有一万多元人民币,即使加上40%的关税和运费,产品价格仍比其他国家低。
由于中国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且价格与其他国家产品相比较低,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受到印度客商的极大欢迎并表达了较多的购买意向,有的销售商表示愿做中国产品的代理,参展的样机有多位客商洽谈选购。此次赴印参展和市场考察的企业反应很好,对进一步拓展印度市场都表示了很高的期望。技术水平中等的中小型食品和包装机械是印度市场上需求较多的产品,而这样的产品正是我们的强项。
展览会9月13日结束,9月14日晚赴印度参展团就返回了国内。由于时间很紧,我们利用每天展会结束后的时间在市场上参观考察,同时从印度的陪同翻译那里了解部分情况。从商店所售的食品中大致可以看出,加工食品和快速方便食品品种较少,而较多的品种是各种条、块形状的带辣味的膨化食品,所售食品的包装水平一般较低。印度是信仰佛教的国家,一般饭店和食品店不卖酒(含啤酒、葡萄酒和其他酒),喝酒一般去酒吧。由于印度的卫生条件较差,日常饮用水我们只能靠买矿泉水和纯净水解决。其他饮料品种也较少。印度商店以小型专卖店为主,如小食品店、服装店、电器商店等,没有类似国内的百货商场。我们在电器商店里看到了中国产的海尔洗衣机,就总体价格水平而言,相当于我们10年前的价格,例如一台20寸的电视机售价约2000元人民币,是国内的1.5倍多。
根据中国驻印度使馆经济商务人员介绍,印度是世界第二大食品生产国,但是食品工业规模相对较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印度人逐渐改变消费习惯,对精加工食品、快速方便食品需求增多。预计今后几年食品工业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规划到2005年精加工食品市场将达600亿美元,半加工食品市场将达到110亿美元。因此,印度企业对食品包装机械、方便食品加工机械等需求旺盛。目前印度80%的食品和包装机械依赖进口,2001年进口额约为6700万美元,预计今后5年食品和包装机械需求量将增长100%,进口额年增长率为15%。
印度工业联合会提出了振兴食品工业的建议。印度应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预计2006年该国将成为全球食品加工机械需求量最大的市场之一。印度食品加工业每年的市场规模达1.12万亿卢比,衍生的附加值为5100亿卢比。其中90%的产值属于农产品,真正属于食品加工的产值只有1%。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印度在碾米、炼油、制糖和乳品加工制造等方面还相当落后。在印度政府第十个五年计划(2002—2007年)中,计划投资9200亿卢比用于食品加工业,使该产业的年增长率达到4.6%,政府还计划投资1223亿卢比在各地兴建仓储和冷藏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