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从863项目"500MPa碳素钢先进制造技术"课题组传来喜讯,2002年宝钢、武钢、本钢、珠钢、首钢共生产了5000多吨400Mpa-500MPa超级钢板材,大幅度超额完成了年度指标,实现了我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历史性突破。
据课题组负责人、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北大学教授刘相华介绍,超级钢也称为新一代钢铁材料,它通过提高钢的洁净度、细晶化和均匀性,使量大面广的普通结构钢在保证其它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强度(屈服强度提高1倍),从而提高性能价格比,是优于铝、塑料等的新型材料。据悉,超级钢的思想提出后立即成为钢铁领域令人瞩目的研究热点,钢铁生产大国、强国之间展开了一轮新的国际竞争:1997年日本首先启动了"超级钢基础研究"十年计划,接着1998年韩国启动了"21世纪高性能结构钢"计划,2001年欧盟启动了"超细晶粒钢开发"计划,2002年美国在钢铁研究指南中公布了两个超级钢开发项目。
众所周知,我国钢产量自1996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国内钢铁市场是当前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但是在钢材品种质量方面,我国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沿用了几十年的钢种体系,急需更新换代。在这种国内外背景下,1998年我国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中启动了"新一代钢铁材料基础研究",项目,围绕采用高新技术提高钢铁产品质量、促进钢材品种的更新换代这一战略目标,在973项目研究基础上,2001年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又安排了题为"500MPa碳素钢先进工业化制造技术"的超级钢开发项目,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这场国际竞争之中。
创新产业化模式
如何使科研成果较快地进入产业化是一个困扰人们难题,过去人们习惯于思维定势,按照时间顺序,先由科研单位研制出成果后,再交由企业进行产业化,最后形成商品,流通到市场上的终端用户手中,这种方法被业内俗称"串联式",它耗时费力,容易受到局限性。解决的办法是针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新一轮的开发研究,再投入新一轮生产,即所谓的"循环式",其产业化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而以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为主的超级钢开发课题组,独辟蹊径,克服了传统做法上的不足,大胆进行模式创新。据刘教授介绍,该课题采用了研发单位--生产单位--终端用户一体化联合开发模式,较传统模式有一定创新。
课题组与日本等国外同行潜心于理论和实验室研究,着眼于十年后的重大突破的策略不同,在超级钢开发一开始就密切联系现场实际,确定了渐进的阶段性目标,力求见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显示度的阶段性成果。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从中国现有的钢铁生产条件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的成果能够立即应用于现场生产。也正是基于这种思路,我国的超级钢开发采用了集中国内优势力量,走研发单位--产企业--终端用户一体化联合攻关的模式,刘教授将这种模式称为"融合式"。
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课题组成员深入到宝钢、武钢、珠钢等生产厂和一汽、二汽等钢材终端用户现场,结合用户需求和生产条件开展前期研究,研究开发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目前炼钢、轧钢的现有条件出发,按照现场能够实现的参数范围开展实验探索,从而使实验室研究结果对现场生产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得到的规律能够直接应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此外,参与项目的产、学、研、用户等相关单位在开发前期就密切地融于一体,汽车生产厂等用户前期参与研究开发中,使开发的钢种应用目标明确,技术指标清楚,成果评价实在。用户前期参与到生产试制中,使试制的产品有着落,能够形成试制批量,能够及时反馈试用效果的信息。
据了解,包括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钢铁方面的研究单位,宝钢、武钢、鞍钢、首钢、本钢、攀钢、珠钢、淮钢、唐钢等国内著名大中型钢铁企业以及一汽、二汽、建筑部门等钢材用户都先后参加到这个项目的开发中来。
首次试制取得成功
在谈到项目产业化工作开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时,刘教授深有感触,要知道让传统的钢铁用户放弃原来的材料,转而接受只有实验室数据结果的超级钢是非常困难的,课题组也深知实验室数据与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巨大差异,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在工业化环境收集数据有可能造成的损失,他们先选择并说服一些对钢质量要求不高的用户,在避免企业损失的前提下,与生产企业一道,在生产第一线指导并获得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为超级钢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课题组经过千百次实验,首次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利用普碳钢的化学成分试制出了400MPa级细晶粒超级钢时,其以屈服强度接近翻番,延伸率、冷弯等塑性指标合格而立即引起了国际上的强大反响。与此同时,超级钢开发也很快进入了小批量试生产和试用阶段,2001年由宝钢试制的200吨超级钢发往一汽集团公司,用于替代传统的微合金钢,制造汽车横梁。首批冲制7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