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期,中国对合成树脂和塑料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加入WTO后新的发展机遇,使国外跨国石油石化公司进一步加快在华投资建厂或合资合作的步伐。
4家跨国公司:巴斯夫、BP、壳牌、埃克森美孚在中国组建了大型乙烯合资企业。巴斯夫公司与扬子石化(巴斯夫/扬子石化/中国石化各持股50/12.5/37.5)参建扬巴一体化60万吨/年乙烯工程,定于2004年投产;BP公司与上海石化(BP/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各持股50/30/20)参建赛科石化90万吨/年乙烯工程,定于2005年投产;埃克森美孚公司与福建炼化(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福建炼化各持股25/25/50)参建60万吨/年乙烯工程,定于2006年投产;壳牌公司与中海油(壳牌/中海油/广东各持股50/45/5)参建南海80万吨/年乙烯工程,定于2005年投产。4套乙烯联合装置的投产将使我国聚乙烯增产165万吨/年,聚丙烯增产79万吨/年,聚苯乙烯增产30万吨/年。其中,南京项目含LDPE 40万吨/年,上海项目含HDPE/LLDPE 60万吨/年、PP 25万吨/年、PS 30万吨/年,南海项目含HDPE/LLDPE 20万吨/年、LDPE 25万吨/年、PP 24万吨/年,福建项目含HDPE/LLDPE 45万吨/年、PP 30万吨/年。
LG化学公司加快扩建中国ABS项目,LG甬兴化学公司(LG和甬兴化学公司75/25的ABS合资企业)将在今年10月完成宁波7.5万吨/年ABS能力,使其总能力提高到22.5万吨/年。该合资企业是第二次扩能7.5万吨/年,原定2004年底完成,鉴于中国ABS消费比原预计的增长速度要快,现提前到今年年底完成。LG计划到2004年底将使ABS能力再增加20万吨/年,该项目原定2006年完成。新增地点考虑在宁波或茂名(苯乙烯原料来自茂名石化公司)。广东和中国南部地区是中国最大的ABS消费地,占总需求量约51%,但现尚无ABS装置。2001年中国消费ABS 185万吨,但生产量仅为42万吨。到2005年需求将达242万吨,但当地能力仅能增加到91万吨。
其他的海外公司也在中国扩增ABS能力,奇美公司到2005年将使镇江12.5万吨/年ABS装置能力翻番;韩国锦湖(Shinho)石化公司拟使其韩国安阳的5万吨/年装置移位至中国常州;台湾化学和纤维公司在宁波购地将在中国建设24万吨/年ABS装置;台湾Taita化学公司计划在珠海建设5万吨/年ABS装置。
阿托菲纳公司将在中国惠州建设世界规模级聚苯乙烯(PS)装置,成为该公司在亚洲的第二套PS装置,该公司在新加坡的PS装置为7.5万吨/年,在中国新建的30万吨/年PS装置将从属于壳牌化学和中海油在惠州合资建设的石化联合装置,该联合装置定于2005年投运,将向PS装置供应苯乙烯单体。阿托菲纳与诺瓦化学的联合体是继陶氏化学和巴斯夫之后第三位最大的PS生产商。阿托菲纳拥有123万吨/年PS能力,包括最近在美国卡维尔的20万吨/年扩增能力。2001年中国消费PS 228万吨/年,比2000年增长5.7%,其中进口量达137万吨。2002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PS市场,预计2002年中国PS需求将增长7%。发泡聚苯乙烯(EPS)是中国唯一过剩的主要石化产品,2001年中国消费EPS约80万吨/年,生产量为90万吨/年。阿托菲纳新建的装置是中国新增的一系列PS产能的一部分。汕头海洋集团在泉州的10万吨/年PS装置于第二季度投产。陶氏化学-旭化成合资企业在张家港的12万吨/年PS装置也将于年中开工,雪佛龙菲利浦斯化学公司在当地拥有13万吨/年PS装置。BP与中国石化在上海化工区建设的大型石化联合装置也将建设30万吨/年PS装置。扬巴公司(巴斯夫与扬子石化的合资企业)在南京也拥有18万吨/年PS装置。
中国聚甲醛需求量迅速增加,进口量已由1997年5.7万吨、1998年6.3万吨、1999年9.1万吨增加到2000年9.9万吨、2001年10.4万吨。。预计需求量将达到2002年11万吨、2005年15万吨、2010年20万吨。继日本宝理塑料公司、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和迪科纳公司宣布将在南通建设6万吨/年聚甲醛装置(于2004年投产)后,杜邦公司和日本旭化成公司也将在张家港组建合资企业(各持股50%),生产并销售共聚甲醛树脂,初期产量为2万吨/年,并将逐步增加到6万吨/年。工厂将于2004年春季投产。
拜尔公司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合资建设5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一期工程2003年建成,2005年扩增至10万吨/年。
全球聚酯薄膜需求现为110~120万吨/年,由于中国食品和电子信息产业对聚酯薄膜需求增长,年增长率超过10%。东丽工业公司将投资100亿日元(7750万美元)使其在江苏的聚酯薄膜生产能力由6000吨/年增加到2003年6万吨/年。
日本大金工业公司在常熟建设氟弹性体装置,该装置将生产几种氟弹性体,包括聚四氟乙烯,装置定于2003年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