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刀具破茧前行

2007-06-22 22:55:01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已逐渐成为对整个社会都极具影响力的行业展览,展位紧张,观众爆满,各参展商也使出浑身解数——CIMT本身有着总结不完的印象。当然最为人们乐道的还有它的交易额,但展览会的主要功能恐怕并不仅在于此,展示、交流有时显得更为重要
 
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已逐渐成为对整个社会都极具影响力的行业展览,展位紧张,观众爆满,各参展商也使出浑身解数——CIMT本身有着总结不完的印象。当然最为人们乐道的还有它的交易额,但展览会的主要功能恐怕并不仅在于此,展示、交流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展览会期间不仅有专业观众参观了解,同行之间也会组织观摩学习,更有专家学者专门调研,每届也都由国家领导人莅临,难怪有些中小企业挤破头皮也要在CIMT上露个脸,哪怕是放不了太多产品的标准展位。
这样的一个展会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或捕捉到了新的技术动向,或引发了某些慨叹,或带来了新的建议……当我们回首的时候,或许已不记得有多少新产品,但思考却更深了。尤其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刀具业而言,思考或许显得更加重要。
如此种种,也便有了我们的这组文章,期望以这样的“回首”来引发更多的思考。

拥挤的参观人流体现出机床工具市场的火爆
桂育鹏是国内刀具行业的知名专家,尽管已退休多年,但每次大型的机床工具展他都会参加,今年的CIMT2007也不例外。“从展会上可以发现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相当快,刀具技术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刀具相对于机床仍然滞后,有些相形见绌。”桂育鹏的开场白有些直率。他认为,这样的情况下,切削制造业要实现高效、高质量,刀具“可能要拖后腿”。
好刀能否被用好?
“从近几年的展会可以看出,刀具的设计制造水平总在不断进步,这是很令人欣喜的。”桂育鹏告诉记者。
“比如铣刀盘,我看到肯纳、瓦尔特的新产品都有防甩飞设计;国外多数模具铣刀从设计上都是主偏角较小(10°左右),以实现薄切屑、大进给、高效率。如此等等,都是根据生产加工实际考虑,进行一些结构上的调整。”桂育鹏对此颇有感触,在他看来,刀具结构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刀具本身功能的提高。“再比如山特维克可乐满的几款新产品,刀尖不再采用面焊,而是用凹槽镶嵌,这就可以解决有冲击的加工,实现这种结构改变后的立方氮化硼、金刚石等刀具均可用于粗车。伊斯卡的切断刀,现在采用T形结构,装刀、卸刀十分简便。”
面对这么多新技术、新产品,桂育鹏仍然有他的忧虑,“对国内的企业来说,引进了这么先进的刀具能不能用好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种顾虑不无道理,他告诉记者,某企业曾购买过山特维克可乐满的一款高效刀具,价值高达3万元,但在两年的时间里却一直闲置,因为操作工人不敢使用,怕用坏了。桂育鹏笑称这是“守着金饭碗挨饿”,是最大的浪费。
而有不少企业则不重视切削用量,先进刀具当传统刀具选用量。“现在最大的危机是买了不会用,更难有应用创新。而且高效、高速是相对的,对某种加工高效,对另一种加工可能就不高效,这些都需要工人、技术人员了解。”桂育鹏对此有些担心。
“机床的水平再高,没有好刀具仍然解决不了切削加工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刀具重视起来,在投资先进机床设备的同时也要积极认识和应用先进高效刀具。过去企业都将刀具作为消耗品进行控制,而且现在不少企业仍然如此,我觉得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尤其是一些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简单刀具,本来就落后,再控制根本就没有效率可言了,因此观念要转变,否则加工制造业的水平将难以提高。”桂育鹏认为刀具能否用好同样重要。

期望刀具与机床同发展

“我们所看到的多数先进刀具都是国外品牌,国内水平较高的企业还是少数。”桂育鹏认为,“这当然有历史原因,国外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注重现代高效刀具的开发,与机床的发展进步相辅相成。现在看国外已彻底完成了传统刀具向现代高效刀具的转变,所以人家的劳动生产率高。而我们过去长期生产传统标准刀具,而且受各种因素影响,重主机轻刀具的错误观念又长期存在,一直没有实现全局性的转变。”这也造成了展会期间国外刀具产品与国产刀具形成鲜明对比。
“CIMT上可以看到,我们熟知的伊斯卡霸王刀现在几乎发展成了‘万能刀’,端面、仿形都可以做,一把刀可实现多把刀的功能;肯纳的车刀也可实现刀头快换,简单地一紧一拧就可以了,而且定位精度非常高。”这样的发展速度和革新速度的确让多数国内企业有些相形见绌。桂育鹏觉得国内有一些刀具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产品水平较高,但从全局看仍然不乐观。
“日立等企业可以根据客户不同要求设计涂层,其研究十分细致,可谓‘对症下药’;而我们却期望一把刀‘治百病’。”桂育鹏强调,从展会上明显看到很多企业可提供“解决方案”式的服务,现代高效刀具就是要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专用化,要能够根据加工特点、针对特定用户的特定零件提供整套的高效率加工解决方案,“这才是国际流行的做法,咱们更多的却只是卖产品,这种观念要改变,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上,为用户提供整套的加工方案。”桂育鹏强调说,先进的刀具企业在明确用户的加工要求后,甚至会帮助编制工艺,制定一整套加工方案,最终提高了多少效率都会有详细的比较,用户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服务。
“所以说必须深入行业,了解其加工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对症下药。”桂育鹏认为,同机床一样,刀具还是应该主要依靠自己。“对用户而言,选择使用国外品牌或是国产的,都无可厚非。但对整个行业而言,现在我们进口的量太大了,长期依靠国外肯定不行。”因此国内企业需要大力进行自主创新,毕竟,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无法参与竞争,更不可能主导竞争格局。
在他看来,即便能够制造转速达几万转的机床,刀具水平上不去,再高的转速也无法发挥。因此,现在的主要矛盾就集中在刀具上,应该引起切削同行的重视。
而刀具除了材料、角度、结构等因素之外,刃口也很关键,所谓“好刀在刃上”。桂育鹏长期关注刀具钝化的问题,自己还申请了小型钝化机专利,并已经形成了商品。“刃口钝化以后寿命至少提高20%,一般稳定在30%~50%,有的甚至可提高一倍。”他认为目前国内对于钝化的问题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我在展会上看到国内某著名企业的螺旋立铣刀都没钝化,而另一家企业的立铣刀在介绍刃口钝化时,居然使用油石蹭刀刃的办法,这样的方法太落后了,而且手工钝化也不能保证钝化值的稳定,必须实现机械钝化。”
“我们现在切削效率太低了,跟国外先进水平相差几十倍,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任务很艰巨。这需要刀具用户革新用刀理念,也需要生产制造企业提高技术水平。”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高速加工刀具工艺参数的优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