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钢铁出口大国,近期钢铁贸易摩擦不断。于是来自海外的“中国钢铁出口威胁论”也聒噪起来。中国钢铁出口的现状真的已经危及进口国利益了吗?为什么美国的反补贴呼声很高?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谈判能取得双赢的结果吗?这是许多钢铁企业和钢材经销商关注的热点。
2006年美国进口钢材4105万吨,反映了美国经济向好对钢材需求的增长。不过,去年12月只进口271万吨钢材,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这种趋势已经延续到今年一季度。
2006年我国钢材主要出口目的国家有韩国、欧盟和美国,分别出口881万吨、737万吨和540万吨。对这三国的出口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量的50.2%。其中对美出口占美国进口总量4105万吨的13.1%,占中国出口总量的12.5%。
从这几个数字看,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并不是很大,贸易摩擦也不难解决。中美即将就钢铁贸易摩擦问题进行磋商。化解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对双方都有利,而且对化解其他钢铁贸易摩擦也有重要意义。
走世界和谐发展的道路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国家的对外政策。罗冰生会长曾经阐述中国对美国钢铁贸易摩擦的基本态度:一是通过谈判,了解双方的实际困难,积极化解难题;二是面对世界性的钢需求增长,扩大多渠道出口,有针对性地减少一些地区的短期进口压力;三是对所谓“反倾销、反补贴”要敢于积极应诉。这三条原则之所以可行,就是因为目前国际钢铁需求增长和钢材市场高价位运行的背景环境为谈判解决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行性。
目前国际市场的贸易摩擦与2002年以前有很大的不同。那时世界钢铁行业几乎都处在价格低谷中,反倾销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1997年从俄罗斯进口到天津的热轧卷板到岸价1870元/吨。鞍钢的产品在天津市场一周之内一点都卖不动。现在由于世界钢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高位运行,钢铁企业的利润丰厚。而目前的贸易摩擦只是关系到企业的实际利益多少问题。更何况这里还有要符合WTO公平贸易竞争原则的合理性和市场需求增长机遇问题。因此,很多贸易摩擦可以通过谈判来合理调整双方的进出口数量。中国同欧盟、韩国钢铁贸易谈判取得成功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实际上中国钢铁企业在钢材出口问题上,面对全球性的需求增长,已经非常重视钢铁产品出口渠道的多元化问题和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问题。只要国际钢铁企业能够把握住钢铁工业发展和世界钢铁需求增长的时代阶段性特征。抛弃冷战思维,加强双方的沟通和协调,很多贸易摩擦是可以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