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业跨国小并购守得云开雾散

2007-03-12 22:56:44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尽管不在公众视线之内,这仍然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标志性事件。2005年10月6日,美国金属加工行业报告(Metalworking Insiders’Report)发布了全球机床制造企业销售排行榜。在这份名单中,中国大连机床集团以惊人的成长速度备受瞩目,2002年产值仅有2.3亿美元的大连机床,以
尽管不在公众视线之内,这仍然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标志性事件。2005年10月6日,美国金属加工行业报告(Metalworking Insiders’Report)发布了全球机床制造企业销售排行榜。在这份名单中,中国大连机床集团以惊人的成长速度备受瞩目,2002年产值仅有2.3亿美元的大连机床,以倍速成长的方式,取代日商Jtekt一跃成为全球第八大机床厂,改写了全球前十大机床厂的历史。

大连机床成长迅速,主要来自于2002~2004年以并购及控股方式,使产值大幅度提升。而如此迅速的成长,不仅显示大陆机床市场的庞大商机,更突显出中国政府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勃勃雄心。

2002~2004年,大连机床集团是全球机床业表现最活跃的买家之一,先后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英格索尔曲轴加工系统公司以及德国兹默曼公司的70%股权。

实际上,到海外尤其是到德国收购,早已成为中国机床企业的共识。以2002年10月大连机床集团全资收购美国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为起点,到2005年6 月杭州机床集团以600万欧元收购德国Abaz&b磨床公司60%股权,中国机床企业已进行了10起重要的行业并购。

总的来说,中国机床企业海外并购比较顺利。近几年,国际机床工具市场普遍遭遇不景气,导致很多欧美机床工具企业濒临破产;而中国机床工具市场的风景独好,已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和机床进口第一大国。正是这样的大环境为中国机床工具企业海外收购提供了绝好机会。而主要以德国企业为并购对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德国作为传统机床强国,有着领先的技术、知名的品牌和成熟的全球销售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与联想收购IBM PC、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和阿尔卡特不同,中国机床企业进行的都是小规模并购。尽管没有联想和TCL的轰动效应,但并购指向相当明确,技术、品牌、市场渠道统统买过来,在整合上也未费太大力气。

整个2006年,备受瞩目的国际化军团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早已呈现颓势的TCL每况愈下,曾广被看好的明基收购西门子异常突然地壮士断腕,甚至谨慎出击的联想集团也承认中国品牌在全球还没有整体影响力。

在这种背景下,机床行业跨国小并购所显示出的蓬勃活力,给予我们更新的启示:小的是美好的。

收获:技术+品牌+渠道

“并购后,英格索尔的96项专用技术、9项专利技术和这家公司的技术力量及其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全部归大连机床集团所用”。大连机床集团在一份总结材料中这样描述对英格索尔的并购成果。
在海外并购中,对技术的渴求无疑是第一位的。中国机床工具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对《中国投资》说:“通过多年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中国机床行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在高端机床领域,国外品牌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国内市场”。

而直接并购国外机床公司,比单纯技术引进的成本要低得多,效果也大得多。国际机床产业的重组浪潮给了中国机床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而兹默曼公司能够进入大连机床集团的视野也主要因为领先的技术。

德国兹默曼公司创建于1938年,是汽车、航空、模具制造业所需大型龙门五面铣床的机床制造商之一,主要产品有三大类,一是龙门式五面铣床,二是数控床身型铣床,三是铣削中心。其五轴高架龙门铣床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该公司产品的主要客户有美国福特、通用公司、德国大众、日本丰田公司、美国波音公司以及中国的一汽、沈飞、成飞、哈飞等公司。在大连机床集团总裁陈永开看来,正是看中了兹默曼公司的技术优势,才让大连机床集团频送秋波。

沈阳机床集团并购希斯公司就是青睐其在世界机床行业的地位和巨大的品牌影响力。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惠仁向《中国投资》表示,并购希斯公司是沈阳机床(23.49,-0.25,- 1.05%)“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创建世界知名公司”长远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是使沈阳机床研发能力、服务领域得到全面提升,跨越到一个新的层面;二是在人才、技术、市场等各个方面建立了国际通道。

希斯公司以制造重、大型数控机床产品享誉世界,140多年的制造历史使它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商。但近年来,欧美市场需求不断下降,希斯公司用于产品换代研发的投入很大,背上了巨额银行债务,因而陷入经营困境,被迫宣布破产。

2004 年10月,沈阳机床集团在希斯公司破产的第一时间立即行动,以较低成本和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全资并购。几乎是一夜之间,沈阳机床集团得到了德国希斯公司全部资产:13万平方米土地、2.3万平方米建筑、44台加工设备。而在这些可量化物资的背后,是享誉全球的希斯品牌、全套技术、产品图纸、管理团队、国际通道等,这才是并购的战略着眼点。

除了技术和品牌,德国机床企业的海外销售渠道也是卖点之一。哈量集团董事长魏华亮向《中国投资》介绍说,哈量集团在对德国凯狮公司的考察中了解到,作为德国著名数控刀具和量仪产品制造商,凯狮公司不仅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而且其在欧洲等地拥有较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并与哈量集团的销售渠道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
根据并购合同,哈量集团除获得凯狮公司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检测仪器等30多台套世界先进设备外,还获得包括两项重大发明在内的21项专利技术,另有凯狮商标在世界范围内的独家使用权和凯狮在全球的营销网络。

哈量集团的产品市场95%在中国大陆,5%在亚洲其他地区,这显然与哈量集团产品走向世界的目标相距甚远。而凯狮的产品市场70%在德国,20%在欧洲其他地区,另有10%在北美和亚洲。

并购凯狮立竿见影。魏华亮说:“目前,凯狮的中高端产品已经利用哈量集团的影响,通过其在中国地区的销售总代理??万胜刀具(上海)有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预计到2006年底,这部分销售将为凯狮增加100万欧元(约合1000万人民币左右)的销售额”。

整合

从签字的那一刻起,并购就进入了一个艰苦的阶段:整合。并购文件签署后第三天,沈阳机床集团对德国希斯公司的整合行动就正式启动。第一周,沈阳机床集团就派出了新希斯公司中方总经理耿洪臣,并在第一时间制定出整合计划:以中国、俄罗斯、韩国、印度为主要市场目标;利用中国的人力和制造资源降低成本;整合国内制造资源,分步骤实现制造技术转移;把希斯公司逐步建设成研发、核心制造、人才培训和欧洲市场销售基地。

沈阳机床集团的决策者们认识非常明确,跨国并购绝不是国内并购方式的简单延伸。陈惠仁董事长指出,能否把德国希斯公司经营好,迅速发展起来,这将是对沈阳机床集团的严峻考验。

沈阳机床集团以改善工作环境为切入点,开展了整顿卫生、整顿环境的第一项行动,同时增加投资对厂房和设备进行改造,这一切向希斯公司的员工发出了新所有者坚持高标准管理的一个信号,希斯公司的员工开始走出破产阴影。

并购后德国希斯有限公司已聘任246名员工,其中包括原公司全部专业设计人员50名。生产全面启动后,希斯公司迅速进入市场,并在中国和国际市场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希斯公司破产前在开发中国市场上力度不够,沈阳机床集团并购后,在不到一年内新希斯公司就在中国拿到11台设备订单,连同德国本土订单在内, 2005年,德国希斯有限公司获得产品订单3.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2006年获得产品订单4.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中国的二重、太重、沈阳重型、东方汽轮机厂等,都采购了德国希斯有限公司的重大型数控机床设备。

哈量集团则把深入分析德国凯狮的亏损原因作为整合工作的突破口。通过仔细分析,哈量发现:凯狮公司经营状况从2001年开始下滑,原因是世界平均材料价格上涨20%左右,其部分中低端产品的价格下滑约 23%左右;加之欧元升值,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凯狮未能应市场变化而变化,及时开拓亚洲市场;尤其是其劳动力成本太大,每个凯狮员工平均投入4万欧元。
魏华亮指出,并购之后,哈量集团充分发挥双方互补性强的优势,扬长避短,整合境内外资源,将原凯狮公司高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继续保留在德国;中低端产品及部分粗加工设备逐步移到哈量生产。近期将SK刀柄系列、SECA系列刀调仪等低端产品转移到哈量生产,发挥哈量集团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相对低的优势,利用 “KELCH”品牌迅速占领国内市场。

同时在巩固原凯狮欧洲市场销售份额基础上,利用哈量集团在伊朗、越南、韩国等亚洲地区销售网络,扩大该类产品国际市场的销售额,为哈量集团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哈量集团有计划地掌握和吸收凯狮公司中、高端产品制造技术,加强双方技术人员的交流,为凯狮的高端产品早日转移到国内生产做好了准备。

哈量集团还根据双方产品的特点对生产进行了整合: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对刀仪低端产品的生产陆续从海外转移到国内。目前哈量集团已将凯狮闲置的4台复合功能数控机床运到哈量集团,其生产能力相当于哈量20 台普通生产设备,这使得哈量集团的生产能力大增。哈量集团还以很最快的速度得到了一个在欧美已经被认可的品牌。目前,哈量集团的三坐标测量机已经通过凯狮品牌及销售渠道销往欧洲。

收购后,哈量集团“LINKS”商标在欧洲、东南亚等21个国家进行了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这使得哈量集团出口的量具产品大大增值。魏华亮表示,“通过收购并依靠凯狮品牌,3年内哈量集团产品出口将新增1个亿”。

大连机床集团收购德国兹默曼公司后,不仅使其掌握了大量高端技术,同时,还赢得了高端国际市场。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该集团拥有越来越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近年来,大连机床集团先后开发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58项,拥有组合机床及集成制造系统、高速加工中心及柔性单元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124项。2006年前三季度,大连机床实现产值48.85亿元,销售收入59.4亿元,利税2.2亿元,利润1.23亿元。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北美市场亏空中国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