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调控迷局装载机行业迎来平稳增长

2006-10-21 23:03:00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今年上半年中国装载机行业14家主要企业共销售装载机58453台,同比增长11.7%,而2005年上半年与2004年上半年相比增长率仅有1%。业内人士认为,从增长幅度看,装载机行业基本摆脱了2004年5月份以来宏观调控的影响。 但仍让人担心的是,国内市场装载机年销量已达到了11万~1
 今年上半年中国装载机行业14家主要企业共销售装载机58453台,同比增长11.7%,而2005年上半年与2004年上半年相比增长率仅有1%。业内人士认为,从增长幅度看,装载机行业基本摆脱了2004年5月份以来宏观调控的影响。

但仍让人担心的是,国内市场装载机年销量已达到了11万~12万台的高位,这还不包括1吨以下农用装载机,这么大的销量还在继续增长,总有一天会难以为继。

业内资深专家刘良臣认为,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仍在继续,比如..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和1万多公里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的陆续上马,还有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城市建设等,在这种情况下,轮式装载机发挥了其他机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装载机市场仍有需求支撑。此外,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租赁业务还未开展起来,有相当一部分仍未接到工程的施工企业把机器闲置起来了,而新接到工程的没有装载机的施工单位,又要急于开工而购买新的机器。因中国目前的工程太多,这种情况不少,这就形成了装载机有这么大的保有量,而新采购仍然十分红火的局面。但他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租赁业务的发展,这种情况将有所改变。

行业格局微变

上半年装载机行业格局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销售量看,龙工以微弱的优势拔得头筹,销量比长期的行业老大柳工多出300台。因此,行业前三的排名变成了龙工、柳工和厦工。但从销售收入来看,柳工依然保持着领先的优势,龙工、厦工次之。

值得关注的是,柳工、龙工两家的销量均超过1万台,这种情况在中国装载机行业首次出现。刘良臣说,龙工一直是装载机行业发展较快的企业,从1993年起步短短10余年时间,从2000年上升至行业第三名开始,到2005年一直稳居行业前三名,因此,上半年在销量上胜出,也并不奇怪。不过,由于柳工在技术难度很大的大型装载机上已有所突破,因而虽销量略少于龙工,但销售额却比龙工高出4亿多元。

具体到各吨位的情况,3吨装载机市场依然是临工称霸,占据了8.8%的市场份额,柳工和龙工分别占有14.6%和12.1%的市场份额。4吨装载机柳工一家独大,占据了43.5%的市场份额。由于5吨装载机系行业主导产品,在总销量中占65%,因而,一直以来是众商家必争之地。上半年,龙工正是在5吨装载机上发力,才取得了销量的暂时领先。

上半年,前3家龙头骨干企业市场占有率比2005年上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去年全年超万台的前4家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因此装载机行业的集中度有所提高。

此外,其他主要骨干企业上半年销量增长也非常显著。临工增幅达42.9%,成为行业中销量增长最快的企业。山工加盟卡特彼勒后,从技术、营销和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企业上半年销量增幅达26.7%,且盈利情况也有好转,摆脱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

出口超常增长

上半年,中国装载机出口在2005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迅猛增长,总出口量达到3511台,与2005年全年出口量持平。其中,柳工和徐装出口均接近600台,基本上形成了规模出口。

刘良臣认为,中国装载机出口高速增长并非偶然,从2000年开始中国装载机行业各主要企业都加大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而且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装载机质量也基本能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因为具备良好的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柳工将国内市场成功的运作经验用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在国外建立分公司及办事处,还通过当地的经销商建立销售、配件、服务一条龙国际营销网络,同时还通过了欧盟的“CE”认证,而徐工还在国外建立合资或独资的生产基地,推进本企业的装载机出口。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深圳口岸机电产品对欧出口增速放缓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