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钢材产量仍然保持23.40%快速增长,但专业人士认为,由于国内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速持续下滑,而出口又存在种种隐患,我国钢铁业可能会出现由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的“拐点”。
统计数据显端倪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3768万吨,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4.20%;生铁产量为3615万吨,同比增长19.20%,环比增长3.00%;钢材产量为4159万吨,同比增长23.40%,环比增长3.80%。
表面看来,上述数字表明我国钢铁业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从国内需求变化来看,结论则截然不同。
由于库存变化数据不可得,我们只能用国内表观消费量来替代国内需求。结合进出口数据测算,10月份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3373万吨,同比增长4.59%;钢材表观消费量为3873万吨,同比增长16.99%。而9月份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3247.18万吨,同比增长2.4%;钢材表观消费量为3785.64万吨,同比增长11.5%。结合8月份的数据可以发现,自8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速低于5%。
而统计资料显示,在2001年我国钢铁工业出现爆炸式增长之前,我国粗钢消费量同比增速曾长期在10%上下波动。2001年—2005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速除2004年降至10.7%外,其余4年均在20%以上,其中最高的2003年达到25.7%。以此对照,今年表观消费量的大幅度下降尤为引人关注。
如果联系国民经济和投资增长来看表观消费量的下降,结论就更引人深思:我国钢铁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已经从前几年的远大于1下降为今年上半年的1左右。同时,钢铁消费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比延续了自2001年以来的下滑态势(2004年有小幅反弹),今年上半年已降至1/2以下,有可比数据的9月份更是下降到了1/10左右。
这一数据表明,钢铁产品需求低速增长的时代很可能已经来临。分析人士认为,我国未来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以大幅超过今年上半年的29.8%,并且更可能在今年基础上适当下降。因此,今后几年我国国内钢铁需求增长很可能会进入年增长率低于10%乃至更低的“低速增长期”。
出口结构存隐忧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钢铁业“寒意”犹存:10月份,多数钢材价格出现回落,其中,普通大型钢材、普通中型钢材和线材价格分别同比下降4.1%、1.9%和0.2%。
环比来看,“10月份建筑钢材价格比9月份下降60-80元,”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热轧卷材价格下降150元左右,中厚板材价格下降150元左右”。
但更大的隐患则来自过于依赖出口的产业结构。据统计,今年1-8月,我国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折合钢的净出口同比新增1587.6万吨,占同期钢产量增量的37.2%。而扣除净出口增加因素,前8月国内钢的表观消费同比仅增长11.6%。10月份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9%的同比增长率也与粗钢产量18%的同比增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继续依赖出口,当国际市场也趋于饱和时,钢材“转内销”将对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产生冲击。
特别是,目前国际钢价已出现下滑趋势,而我国出口仍然旺盛,这极容易成为其它国家抑制我国钢铁出口的口实。而一旦反倾销行为被核准,将大大增加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
业内人士也表示,自12月15日起执行的新出口退税率和钢坯出口关税,将对四季度钢材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不过,中信证券(16.1,1.11,7.40%)周希增认为,反倾销短期内对我国钢材出口有影响,但长期来看,“东方不亮西方亮”,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钢材具备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