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去烟台斗山机床的采访任务,由于飞机起飞延误3个小时,直到飞机停在烟台机场,见到前来接机的斗山方面的大巴,才有了空间转移的概念。
在等同去的人一起上车时,经同行介绍认识了斗山机床北京支社的部长李龙熙,40岁左右的年龄,西服革履,戴着眼镜,说了几句话,感觉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商人。在大巴上,交换了名片,再说了几句话,才猛然发现他的语调有点异常,于是怀着不太确定的语气问他:是中国人吗?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感觉。
此后两天的采访,李龙熙部长可以说是接触最多的韩方人员。在一起吃午餐、晚餐,帮记者们联系采访事宜,碰面时打招呼等,每次见到他,都忍不住盯着他看并且想笑:他到底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李龙熙到中国已经7年了,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这一点从与他的谈话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谈到斗山中国北京办事处现在的办公地点,他告诉记者:在望京。当记者问他:一直在望京吗?他说:从燕莎搬过来的。当记者又问:为什么要搬迁呢?他只用3个字就概括了全部精辟所在:便宜嘛。不仅是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对中国的习俗,以及中国人语言背后的潜台词,他几乎都能理解和把握。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可以不受中国礼仪的约束,所以有时他会在深知中国礼仪的同时用韩国人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会将一些潜台词直接表达出来,让人惊异于他的领悟力和直率的同时,又不禁让人无措:我该说些什么好呢。所以记者往往会遭遇这样的时刻:究竟该把他当作韩国人还是中国人对待。面对李龙熙一双总是含笑的眼睛,记者总是会有许多的猜测:在深谙中国为商之道的精髓后,这位精明的韩国商人,不知道是怎样在中国的市场上驰骋纵横的。
第二位给人惊讶的是斗山机床方面的郑仁溶部长。在2005中国斗山机床展览会上以及其后的一些活动中,他都是惟一的主持人,说中文,几乎没有一句韩语。他的韩国人身份的确认倒是来得很容易,因为他的中国话还没有达到像李龙熙一样以假乱真的程度,而且有些发音还要仔细去听,才可以辨别。相对于开幕式,晚宴所说的话自然要量大得多,而这正是考验一个人外语流利程度和应用水平高低的时候。郑部长偶尔会在即兴发言中有所停顿,但停顿之后就会补充完整。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为了烘托晚宴气氛,郑部长还当着所有来宾的面(300多人中大部分是中国客户),演唱了一首歌曲——周华建的《朋友》。本来还在怀疑他的演唱会不会有许多外国腔调,但听到他的歌声之后,才知道这种担心纯粹是多余的。一般情况下,唱歌比说话更容易掩盖口音,郑部长的演唱虽不能说是原汁原味,也基本上是字正腔圆。一曲高歌,台下已然是掌声雷动。在这时,对他的惊讶,不是来自语言的纯熟,而是他的自信。也许用这样的精神去做企业,更容易打动人。
第三位给人惊讶的是斗山机床烟台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在燮,在展览会的开幕式上,他的发言中文很流利,让人误以为他平时说话也是同样。但在后来的联合采访中记者才发现,他只是偶尔说几句中文,大部分都在用韩语交流,原来他的开幕式发言是特地准备的。
与金经理的再次交谈是在晚宴中。晚宴中客户当场订货600万元,作为直接负责中国工厂机床生产的金经理显然兴致很高,他用语速缓慢的中文与记者进行了对话。他带着十分骄傲的语气说:“我的儿子汉语比我说得好多了。他在复旦大学念汉语专业。”汉语的“汉”字,他咬不准,念了好几遍,记者也没有听懂,他只好猛打往下的手势,记者终于明白,他的手势是想说明“汉”字语调中去声的意思。记者听他说话,能明白大致70%左右,虽然晚宴的气氛很热闹,而他的说话一些时候需要去猜测,但记者为他的兴致所感染,仍然十分有兴趣去听。直到一位代理商来到旁边,将他引入了别的话题,他和记者的谈话才结束。代理商的一句话让记者不得不对金经理刮目相看,因为他告诉记者:你知道吗,金经理的中文跟以前相比,真是大不一样了。去年他还只会说“你好”、“再见”呢!
虽然身处烟台,但听着斗山机床方面的韩方人员讲着不同流利程度的中文,一时间竟然不知身处何方,这种感觉在回到北京之后一直延续了好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