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董事长龙兴元早在2003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机床产业的弊端:高端失守,低端混战。时至今日,中国机床早已不是“吴下阿蒙”。然而,龙的这一论断仍旧具有醒世意义。其实,深具忧患意识的秦川人从来没有停止对机床产业高端的追求。
2009中国工博会上,秦川集团携四款拳头产品重磅出击,再次彰显其“大型、精密、高效、复合、环保”的产品战略定位。
装备新能源及高端齿轮用户
秦川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俊岭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本次工博会亮相的展品包括:YK73125大规格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YK7230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VTM180龙门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MK8940数控线锯导轮开槽磨床。
YK73125大规格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是我国在大规格磨齿机制造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秦川继高效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后在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方面走向大规格、高效率、高精度的一个里程碑。它采用了多项国际上先进的制造技术及恒流式静压技术,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刚性、稳定性和灵活性,降低了机床的调整难度。
YK7230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是一种全新结构的高效高精度齿轮磨床,具有十一轴五联动功能。该机床力求通过全新的结构布局,先进的传动技术和驱动技术,配以完善的自动对刀技术、自动上下料技术、高速磨削技术,使该机床的整机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大幅度提高机床的磨削效率。
VTM180龙门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是针对发电、水轮机、汽轮机等动力装备需求而研制开发的,适用于航空航天、造船、发电、军工、重机、机车、机床、纺织机械、印刷机械、模具制造等行业的中大型复杂几何形状的零部件、大型螺旋伞齿轮及整体叶轮的加工。该机床是一台高精度,中重型复合加工机床,主机具有六轴四联动数控轴,配万能摆动铣头(B轴)实现七轴五联动。通过对工件的一次装夹,即能完成大型立车所具有的车削功能,又能完成大型五面体龙门铣具有的铣削功能。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可高精度、高效率的连续完成铣、镗、钻、铰、刚性攻丝等多种工序的加工,具有整机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调整方便,精度稳定,性能可靠的特点。
MK8940数控线锯导轮开槽磨床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行业硅棒切片线锯聚铵酯导轮的磨削开槽,同样也可用于其他行业的线锯导轮开槽。顶尖距达到1200mm,磨削尺寸大,最大可达覫350×1020mm,使用范围广,基本可覆盖国际几大硅棒切片线锯的聚铵酯导轮开槽。
管中窥豹,从这四款展品不难看出秦川集团为新能源及高端齿轮用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实力。
技术创新与持续改造齐头并进
战略定位和产品研发的成功是基于科学的制度和流程。秦川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所作的探索对同行颇具借鉴意义。
通过对当前经济形势、行业特点和自我优势的分析,秦川集团明晰了打造利基式“T型战略”的总体思路。
所谓利基式“T型战略”,就是以公司所涉及的若干个利基市场为支点,专注于精密机床、精密复杂刀具、精密功能零部件的专业化发展,积聚核心资源与能力,向相关产业进行延伸,形成以精密机械制造为核心的、各自相对独立、相互高度关联的产业集群。就每一个产业来讲,其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就是“T”字的一竖,其所对应的全球化市场就是“T”字的一横,横竖相交,构成一个专业精深、市场全球化的利基式“T”型架构。
在“T型战略”构想的指导下,秦川集团不断深入推进“技术创新”与“持续改进”两大主题。而支撑秦川集团创新体系的则是秦川培养的一支强大的研发队伍。在秦川8000余人的员工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1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高级技工1150人,国家级专家10人。围绕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秦川集团逐步完善了以技术研究院为核心、以各专业研究所和各专业厂技术科相结合的三级研发体系,加快了与西安理工大学共建“陕西省精密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机械工业复杂型面数控磨床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步伐。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秦川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除了加强研发团队的硬件建设,公司还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构建创新人才平台。如聘任首席设计师、首席工艺师,计入人事档案,享受专家津贴;设立特聘技术专家和特聘技师,每月给予津贴补助;设立“秦川科技进步奖”,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组织有突出成绩的技术骨干到欧洲进行商务旅游;创新实行绩效考核制,加强考核和激励,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