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国资委主任张连广在广州机床建厂50周年庆典上说:“广州市国有企业当中,有50年历史的不多,广州机床厂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终于将一个技工学校发展成华南最大车床生产企业。”
把车床做成精品
2007年,广州机床生产车床5000台,其中数控车床1700台,产值..49亿元。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理事长魏连成说:“与沈阳机床、大连机床这些车床行业的巨头比,广州机床的规模还比较小,这与国家的产业布局有关,机床行业在华南地区相对较弱。”
“在机床工具行业,车床属于量大面广的产品,制造企业很多,价格竞争激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广州机床是其中一家颇有特色的企业,广机车床的售价在同行当中是最高的,反过来说,这表明其产品质量有独到之处。”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机床行业的同行,有个观点认为,大连机床的产品外观最漂亮,而广州机床的产品质量最好。另一位业内人士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广州机床的主导产品售价在3.4万元左右,但是使用5年后,在二手机市场售价仍然可以维持在2.1万元到2.2万元;而国内同类产品售价大约2.6万元,但是两年以后,在二手机市场只能卖到1.2万元到1.3万元。所以,还是买广州机床的产品划算。”
关于产品质量,广州机床总经理赵韶东也有说法:“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一台广州机床的产品是因为质量问题或者服务问题烂在那里的。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做精品。”
有人质疑赵韶东的这一理念:“你的机床人家用了10年20年都不报废,你上哪去找市场。”他回答说:“做机床不是做服装,有一些价值是必须坚守的。”
为了控制产品质量,广州机床有自己的一套招数。赵韶东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广州机床的操作工人不超过600人,但是配备的常规质检人员就有60多人。不但如此,他还参照国家质量检验的流程,引入“飞行检查”。
据介绍,“飞行检查”就是由特殊的质检员随机抽查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合格,连续3个月扣罚责任人绩效工资的10%,而这些质检员直接向总经理汇报,不受其他部门的约束。赵韶东认为,在目前,依靠工人自觉是不可能达到质量目标的,而常规的质量检查已经产生了很多漏洞,所以,必须依靠“飞行检查”才能铁腕抓质量。
去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一路飞涨,实施精品战略的广州机床遭受了严峻的考验。赵韶东表示,解决成本上升的问题,不能在产品质量上打主意。为了应对原材料涨价,广州机床已经开始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压缩普通车床的产量、加大全功能数控车床的供应;二是加快推进模块化设计,利用科技创新降低成本。
誓做精密机床研发基地
1958年建厂的广州机床有着辉煌的历史。据赵韶东介绍,广州机床车床出口量曾连续11年稳居同行业首位,作为广东省开展企业管理现代化试点企业,该公司奉行科技立厂、优质取胜的生产经营理念,全力打造“三环箭”车床品牌,两款车床获国家最高质量等级“银质奖”。
吴柏林说:“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机床确立以出口为导向、开拓国际市场的经营策略,充分利用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以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开拓创新型企业转变,在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加快更新换代,推动了产品出口。”
2002年,在广州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决策和指导下,广州机床通过资产置换方式从海珠区新港西路搬迁到番禺区大石镇石北工业区。该公司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加大数控车床在产品产量中的比重,确立起“高速、精密、高效、轻型”的产品研发方针。目前,该公司拥有自主品牌的数控车床等机床产品4大类13个系列近百个品种。
广州机床在“十五”期间先后与英国ATP公司、华南理工大学、P&G公司实行合资合作,其中与青海华鼎公司合资生产的M-H、M-V系列卧式、立式加工中心成为公司产品技术发展的新标志。而广州机床也借此打造了公司本部一个主体、两个合资公司的“一主两翼”生产经营格局。
今年3月28日,广州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广州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连元说:“作为广州电气的支柱企业之一,广州机床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50年艰苦创业,广州机床产品从早期的普通车床发展到现在的车削中心和高档数控车床,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的数量和制造水平都有极大的提升。”
谈到现在,赵韶东很低调:“我们离成功还很远,但是为了有一天能促使公司发生一个质变,我们正在蓄势。”
但说到未来,赵韶东就很有想法:“公司主导产品将以全功能数控车床、卧立式加工中心为主,中高档产品兼顾,大力发展车削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与有特色的专机全套生产线,把公司发展成国内中小型精密机床技术的研发基地。”
除了坚持精品战略,广州机床还将通过资本纽带进一步整合资源,顺势把企业做强做大。据悉,该公司正在与一家业内上市公司洽谈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