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
AutoCAD的v1.0版是于1982年正式出现的。当时的AutoCADvl.0版的安装很简单,使用一张磁盘就解决了,但是进去之后连屏幕菜单命令都需使用者记熟,很不方便。
到了1983年4月,AutoCADvl.2版又出现了?:颓按我谎?,还是没有太多人注意它。不过,这次的版本比前一个版本多了一些功能,如尺寸标注命令。
接下来的版本是四个月后,AutoCADvl.3版,这次加强的是组态设置(就是现在的CONFIG命令)功能、橡皮拉线、相关画图输出外围功能加强、标准化的颜色号码定义和文字向右对齐等数十个功能。
两个月后,AutoCADvl.4出现了,它的功能就强大许多,比如,加强过的LINE、ARC、CIRCLE、ZOOM、BLOCK命令、ARRAY命令、TEXT Aligned命令、再加强过的DIM命令、Osnap功能、FILES、BREAK、FILLET、HATCH、SKETCH、UNITS、AXIS等命令。
1984年10月,AutoCADv2.0版大幅加强了v1.4版中的二十几项功能(如:LAYER、SNAP、GRID、DIM等),同时新增了三十几个新功能(如:MSLIDE、VSLIDE、DXFIN、DXFOUT、MIRROR、VIEW、SCRIPT、RSCRIPT等)。
到1985年,AutoCADv2.17版出现了,这个版本很快就被过渡为v2.18版。在这个版本里,已经出现位于画图屏幕右边的屏幕菜单,所以命令就不用再背了;同时,画图命令和编辑命令也比v1.1版要增加一些;此外,AutoLISP语言也是从v2.18版开始略具雏型的。
AutoCAD2.18版出来不到一年,于1986年7月,AutoCADv2.5版就问世了。有什么改变呢?系统磁盘变多了(原来两张360KB的磁盘,现在变成5张360KB磁盘,显示功能增加了不少)、AutoLISP已经正名了,而且有了系统化的语法以及出现更具威力的画图和编辑命令(如:ELLIPSE、OFFSET、TRIM、EXTEND、MEASURE、DIVIDE等命令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当时,还要再以磁盘来执行AutoCADv2.5版是非常勉强的,不得已还是勉强为之,但会失去一些功能。不过,很快,硬盘价格大众化的时机也在此时成熟,所以在后来AutoCADv2.6版再更新时,便使用硬盘来执行AutoCAD了。
●发展
AutoCAD事实上也是从v2.5版才开始她的转折点的。在此之前,要将AutoCAD的功能拿来和其他同级的CAD软件比,一定会被比下去的。由于受限于当时个人电脑硬件上有限的功能,所以在PC上执行的CAD软件功能不论设计得再好,总是那些CAD/CAM软件的一部分,甚至仅是平面绘图的部分而已。而AutoCAD一开始并未料她会成长得那么快,所以她里面有关平面的画图功能总是一直在追其他的软件,而且在当时其价格也比其他软件要便宜上许多。从v2.5版的前一个版本起,开始加上AutoLISP的程序设计语言后,AutoCAD就突然开始吸引人了。其原因:一是不像其他软件那样有保护,所以使用的人多了,便成了气候。二是促使实际应用的人编写AutoLISP程序,进而形成新兴的行业即针对不同专业搭售AutoCAD的程序集。
●成功
1987年4月,AutoCADv2.6版又增加3D方面的功能后,改版更新了。这个版本和上个版本更新的时间虽近,但是因为功能变化不多,,所以倒没有引起什么适应的问题。由于各方面原因的促成,AutoCAD进入推广学习使用的颠峰。
1987年11月,AutoCAD的版本命名方式有了改变,这次新版的名称是AutoCADRelease 9,大概就是释放过9版的意思。此版本命名方式也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个简称为R9版的AutoCAD与先前版本最大不同之处在于:R9版的状态列处设计了下拉式菜单。这种下拉式菜单的创意起源于Apple麦金塔电脑上的一些软件,而后Windows软件也开始大量采用。下拉式菜单的功用在于增加使用者对命令的操作亲和力。坦白说,由于R9版在使用者急需要求改进的功能上并没有做得很好(即除了下拉式菜单功能外,其他功能新增或加强的并不多),再加上自此版本起,AutoCAD要求使用者必须在电脑硬件配备上加上80287或是80387这个算术运算增速器,所以当时使用者对更新并不积极。也由此版本起,卖到美国、加拿大以外地区的原版AutoCAD开始加锁保护。所以,这在那时还是属286和386电脑交接的时代里,并未引起很大的反响,有很多使用者仍然保持使用v2.6版。
1988年10月,AutoCADRelease 10版问世。该版本随着电脑硬盘的更新而一路领先,确定盟主地位。
●隐忧
1990年8月,AutoCADRelease 11版才改版完成问世。Rll版所更新或新增的功能并没有像使用者预期的那样有什么了不得的改变,反而类似R9版的情况一样,是一个过渡版本,使用者更新的意愿不明显。
而后,AutoCAD的改版周期就较长了,其原因如下:
▲AutoCAD一开始是以2D的平面画图功能为目标的。既然整个程序架构都以2D为基底,那么要满足3D画图的功能,就比较不容易突破。虽然在v2.6版时加上了3D画图方面的命令,可是要在AutoCAD画3D图形,众所周知是一件非常艰辛的工作。AutoCAD为此就于Rll版时,有了AME这个软件来改善此部分的功能且和AutoCAD分开卖,但是其销量和其大姐AutoCAD的销量比起来,相去甚远。这也充分表现了Autodesk在3D画图功能方面的不足。毕竟,她总是主要针对平面画图功能的。直到R13版,AME这位小妹的所有功能竟全部被并入AutoCAD中。
▲在平面功能部分,AutoCAD改到Rll版以后,能改的大部分都改了(而屡次呼吁要改的还是没改),本地的使用者倒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要求,反正功能不足的部分,就尽量使用AutoLISP来做。这使得AutoCAD的软件发展厂商的空间愈来愈大,而相对的,AutoCAD的改版压力也就愈来愈大了,因为一个没有足够的功能可引起使用者更新欲望的版本,对AutoCAD而言,就是一个失败的版本。所以,改版时间就要加长。
▲于每版更新后,使用率不高或已无用的命令都还保留,使得AutoCAD架构和功能越来越臃肿,价格也越来越贵。老手级的使用者对那些不一定会用到的新旧功能命令已经感到不耐烦,而新手级的使用者则在看到厚厚的使用手册时,早已吓昏了。这迫使使用者已认真考虑评估,新版的AutoCAD功能是否值得其更新的差价费用。甚至当时有许多使用者声称:他们仍在使用R10版,而且用得不亦乐乎!这话听起来是不错,但是在电脑软硬件的领域中,停留在原地就是退步的道理是每人都同意的。因为有时候当别人更新他们的软件时,或多或少能带入可引发我们将其应用于其他做人处事或事业方面的新观念,这也是我们用钱所买不到的!所以,尽管如此,站在科技的立场,我们并不赞成原地踏步。
1994年11月,AutoCADRelease 13版改版完成。这个版本最大的特色就是为了顺应Windows软件的流行,是一可执行于DOS环境和Windows环境合一的双用版。同时为了丰富改版内容,也将AME软件纳入以及买下SoftEngine快速画面缩放软件的所有权。此外,为了Windows版,在R13Windows版中也加入许多可配合Windows环境的转换界面。
不过,无法再增添或改进强力功能的隐忧仍然紧跟着AutoCADRl3。
当R13问世了将近2年之后,AutoCADRl2的用户仍然多于AutoACDRl3。除了这次R13版更新匆促,功能上的小瑕疵很多等原因外,以正式版而言,就有R13 C1、C2、C3和C4等多版更新,使得用户眼花缭乱,不知所从。用户停滞不前,证明AutoCAD的新版功能并没有足够的动力来说服用户更新。这也说明AutoCAD的隐忧的确是存在的。
1997年4月,AutoCADRelease 14版再问世了。这个版本虽然在3D方面的功能有大进展,但是却未在全世界造成太大的风潮。采取了正确的3D实体图型绘制理论。
到了公元1999年,有很多软件都已经随着潮流,纷纷以XXXXXX2000来命名。AutoCAD也不例外,要以AutoCAD2000这个版本进入下世纪初。
在R14版里,虽然在3D画图上的功能有所突破,但是编辑3D的命令却严重不足,导致3D图画好要修改时竟找不到合适的命令来处理。在这个新版本里的新功能有:编辑3D实体图的编辑命令群、增强功能的画图机输出、尺寸标注、布局和AutoCAD设计中心以及数据库联结等。而在高阶语言功能方面,AutoCAD总算从善如流地加入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VBA),而将LISP变成Visual LISP等比较容易学习的语言。
●未来
2000年8月,AutoCAD2000i问世了。这个新版本其实就是AutoCAD2000的成熟版,除了将Bug改掉之后,就以Intemet的主题来发挥了。
到了2001年底,有明显跨越版本编号的AutoCAD2002问世了。在2001年的Autodesk股价仍在高点,换句话说,Autodesk公司的销售和利润都不错,后续发展则要以后的数年才能反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Autodesk的其他姊妹品,如3D Studio MAX、VIZ等,以及专业产品,如MDT、MAP、Inventor等软件产品在销售上都有不错的佳绩,而AutoCAD就像一位已奉献青春的老姐姐一样,现在正在台下看着她正值青春的妹妹们在舞台上展现舞姿。
?牐?
AutoCAD的故事有趣吗?当我们要去学习或研究一门技术或学问时,去了解有关这门技术或学问的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寻根”。欲学习一门技术或学问却不去了解它的历史,将有如无根之萍,无法深入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当然,随着AutoCAD版本的不断更新和她每一新版本所遭遇到的挑战,这个故事尚未结束也无法予其下以定论?:虯utoCAD一起得太久,所以,对于其奋斗史也就格外关心和融入,并由其中获取宝贵的求生法则和经验。倘若您也有此同感,并惊异地发现:觉得自己奋斗不懈的意志力已经慢慢变强,且人生观又转趋乐观时,别忘了感谢上天能让您体会到:这世界上每天都在上演的每一幕求生史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