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森第提出,当前中国制造业必须实现四大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在具体的转型升级路径上,他认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应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融合制造、超常态制造为落脚点。如服务型制造,随着产品的生产变成大批量定制方式,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而服务的增值,在制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的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依托产品的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也包括围绕产品生产的各类服务。
朱森第谈到,国外很多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增值在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以上,超过产品本身的制造价值,这一点值得国内企业的学习。又如超常态制造,它包括巨系统制造――极大尺度、超重件和设备;微纳制造――微米和纳米量级的零件和系统制造,MEMS;超常环境制造――极高(低)温、极高压、强能场、强能束;超精密――精度优于亚微米级、粗超度优于几十纳米的超精密加工;超常成形工艺――无模、增量制造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朱森第说,超常态制造就是装备制造行业的金刚钻,要慢慢发展这些高精尖的技术,让它们成为常态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