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海传统模具块状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宁海模具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但上规模的企业却不多,以中小微型企业(模具专业加工点)为主。2012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仅29家,其余400多家模具专业制造企业都是规下企业,此外还有规模较小、附属在各种企业内部的模具车间或模具小组2000余家,大企业占比极小。
二是人才需求矛盾突出。目前,宁海有直接从事模具加工模具技工3万多人,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但宁海模具企业的员工普遍存在着技术单一现象,如设计人员不精通工艺、加工、组装等;钳工组长也并不精通制图、造型等。其次,人才质量也不高,高级人才严重缺乏。主要是技术人才的层次不高,高学历的人才尤其缺乏,正规的本科院校毕业生不多,绝大多数是一般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则更少。此外,模具学徒工难觅,也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宁海模具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三是市场拓展能力不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生产能力在不断扩大后,此时的市场开发和营销网络就无法适应了。现在,宁海模具企业的现状是市场开拓能力普遍薄弱,尤其是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宁海大部分模具企业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的时间段都是空闲的,基本上还处于等客户上门的阶段,未掌握销售的主动权。且多数企业都是在低附加价值的环节进行国际代加工,过分依赖加工贸易,未形成自己的品牌。基于上述情况,同行之间为了承接更多的业务,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互相压价,导致模具价格的利润空间急剧下降。
四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当前模具行业总体上面临产品同质现象严重、价格竞争激励的局面,我县周边县市如黄岩、余姚、慈溪,远的如苏州、昆山等地,也以做塑料模具为主,其政府扶持力度大、生产设备先进、大型模具企业多、市场拓展能力强等优势直接对我县模具行业发展构成威胁,再加上珠三角地区近年来由于外资及港台资本大量涌入,快速提升了整体水平,对长三角及宁波模具产业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而我县模具企业大都依靠本地资本和本地人员管理发展起来,所以存在起点低,传统思想包袱重,企业规模小,企业管理模式落后的现状,竞争优势有所减弱。 五是面临宏观因素制约。受当今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全球经济紧缩影响,模具行业也受到严峻考验,特别是我县模具出口企业,整体订单不足,模具企业利润下滑幅度大;此外,今年我县虽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的实施意见》等工业政策,但相比黄岩、余姚、北仑等周边地区,我县还未形成专门模具产业支持政策,在税负优惠力度上也不及黄岩等地。
二、推进宁海模具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块状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
以制造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占我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块状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转型升级缓慢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产业集群化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有利于培育区域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形成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水平,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模具产业作为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在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后已形成较大规模,2012年模具总产值达55亿元,占宁海工业经济总量的7.5%,是宁海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宁海工业经济的一大亮点和特点。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宁海模具产业都有一定的影响面。加快宁海模具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推进区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演进,对宁海模具产业和当地制造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宁海模具产业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的认识,针对传统模具向高档精密模具转型的生产要素需求,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之路,整合和优化区域产业资源,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完善、协作紧密的模具产业链,从而真正实现模具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三、宁海模具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优势条件
宁海模具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能够为一大批国内外主要家电、电子品牌生产模具的供应基地和汽车、仪表行业的配套工业部门,生产规模、技术装备、研发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高,已基本形成了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的产业集群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