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模具网
 
资讯频道首页
动态: 行业 市场 展会 园区 企业 报告 区域 政策 人才 精英         杂志: 模具制造 模具技术 模具工程 国际/模具工业 电加工与模具 现代模具
文献: 教程 设计 Pro/E UG SolidWorks CATIA MoldFlow Cimatron CAXA AutoCAD 模具外贸知识         手册: 基础 结构 英语 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业报告 » 零部件进口策略双方达成妥协 中方“以退为进” (正文)

零部件进口策略双方达成妥协 中方“以退为进”

发布日期:2006-10-15  浏览次数:5放大 缩小
核心提示: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有所妥协。”对于欧美与中国关于汽车零部件关税谈判的最终结果,有人这样说。 然而,当首次谈判没有获得任何结果,第二次谈判即将来临的时候,中国却突然做出了让步——日前,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迟实施有
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有所妥协。”对于欧美与中国关于汽车零部件关税谈判的最终结果,有人这样说。

然而,当首次谈判没有获得任何结果,第二次谈判即将来临的时候,中国却突然做出了让步——日前,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迟实施有关整车特征的进口价格百分比界定标准以及有关汽车总成(系统)特征的A、B类关键件的区分标准》(下称“文件”),明确指出:“原定于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的有关整车特征的进口价格百分比界定标准以及有关汽车总成(系统)特征的A、B类关键件的区分标准,推迟到2008年7月1日实施。”本月,中国将与欧盟重启谈判,在这一时刻,中国的这次“让步”显得耐人寻味。

今年2月,我国出台了《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规定将对大于等于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也就是说,如果价值超过整车的60%,税率就将由一般的10%上升为25%。这对很多国产化率尚不高的车型来说,无疑是提高了他们的成本,国产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当时包括凯迪拉克和大切诺基在内的车型都“打回了原形”,由国产改为进口。

这些国外企业的“巨大”反应,自然也引起了相关国家和组织的关注。不久,欧盟、美国等就相继提出了抗议,他们认为中国现行的关于汽车零部件进口的规定中,对部分重要零部件按照较高的整车关税税率收取关税,实际上是变相规定了零部件国产化的比例,这不符合WTO有关公平贸易的原则。于是,在3月30日他们正式向WTO提起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带着各自利益和目的的各方却并没能达成任何协议,谈判无果而终。

无果的谈判并不能阻止市场前进变化的脚步。据统计,今年1~6月,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43.3亿美元,同比增长51%。而且从单一车型来看,今年上半年进口宝马销量增长率达162.1%,共售出6271辆,MINI品牌汽车销量则增长194.7%,达到336辆;梅赛德斯-奔驰1~4月份在内地及香港地区的销量也上升了57%,达到7730辆。

应该说,这次期限的延长,从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合资豪华车制造厂商。对奔驰、宝马等豪华车生产企业来说,政策期限的延长无疑将给他们提供了宽裕的时间,来提高国产豪华车的“国产化率”,从而减轻他们在成本上的负担,使他们能和其他企业在一个“起跑线”上,发挥他们更大的优势。

与此同时,政策的延期在很大程度上也将促进新车型的涌入。截至今年上半年,市场上的新车型出现频率很高,平均每个月都有6、7个“新面孔”出现。现在,随着政策的延期,很多厂商势必要抓住这个机会,把之前因达不到政策标准,而暂时搁浅的计划实施。那么,在2008年以前,势必将会有更多的国际车型步入在中国的国产化轨道,与此相关的进口汽车零部件贸易也将持续增长。到时,这些席卷而来的新车势必会将对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新车型之间、新老车型之间的争夺战势必将愈演愈烈。
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挑在这样一个时候来做“让步”,也算是“用心良苦”。这一小步展现了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极大诚意,而一直希望能有所收获的欧盟,面对中国抛出的这份“诚意”,自然也不会不领情的。双赢的结果肯定需要双方的“妥协”,那么下一步就要看欧盟的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门资讯
 
产品展示
专业制造PVC排水扩口三通斜三管件模具(优质)
供应PVC管件模具各种立体四通斜四通管件
计量泵
熔体计量泵
快速换网器
快速换网器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模具黄页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工作机会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